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14節(第4/7頁)

張燕想了一下,問道:“還有別的人嗎?”

“還有尚書陳登,他是徐州人,和王朗是朋友。陳登和臧洪關系莫逆,因為臧洪的事,他現在和孔融、禰衡等人整天攪和在一起,想方設法營救臧洪。這個人倒是無足輕重,不過王朗是徐州名士,對和談抱著極大的熱忱,估計不會上當受騙,而我們也不會尋求陳登的幫助。”

“陳登、孔融、禰衡……”張燕低聲念叼了幾句,突然擡頭對楊鳳說道,“呂布掌握著南軍,南軍屯於櫟陽,如果實施兵諫,南軍是個麻煩。雖然南軍各營將領都換成了我們的人,但誰能擔保不出意外?所以到了必要時候,我們要拿兗州籍大臣的性命要挾呂布,這樣一來,打擊的對象就縮小到了青州人或者象陳登這種徐州籍的大臣身上,也就是說……”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楊鳳心領神會,“計中設計,必定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六月下,崔琰的弟弟崔安宴請襄陽舊友,和徐庶、石韜、孟建三人通宵清談。崔安喝多了,席間透漏了很多機密,包括大將軍被逼交出兵權北上大漠,朝堂上各方自相殘殺,崔琰懷疑李瑋派人暗殺郗慮,以便栽贓臧洪打擊丞相蔡邕等等事情。

徐庶三人回去後,立即把此事稟報了蔡瑁、蒯良、韓嵩等人。蔡瑁隨即召集各地特使商議對策,準備修改議和條件,在長安混亂的局面上再添上一把火。為了確保消息正確,蔡瑁請王朗拜會陳登,讓華歆拜會孔融、禰衡,讓顧雍拜會自己的老師蔡邕(蔡邕避難江東的時候,顧雍曾隨其學琴),盡可能打探消息。

陳登對王朗守口如瓶,當他聽說崔琰懷疑李瑋暗殺郗慮時,暗中竊喜。送走王朗後,他即刻拜會孔融、禰衡。禰衡隨即秘密拜訪崔琰,崔琰被禰衡手裏的證據說服,決心幫助禰衡救出臧洪。崔琰為了防備李瑋的報復,和禰衡約定,以後有什麽事讓崔安和他們聯系。

禰衡、陳登、崔安、王朗、華歆、徐庶等人自此經常見面喝酒。這些人都是清談高人,喝酒也沒有節制,常常通宵達旦,天南地北的海侃,其中當然免不了對各自朝堂的抨擊。

七月上,和談出現了重大問題,在藩國應該保留多少軍隊一事上,雙方分歧嚴重。

蔡瑁、程昱、張松、呂範等人隨即建議,軍隊可以減,但要增加各藩國封邑,賜予封邑上的全部軍政權。

在這之前,朝廷曾答應保留襄陽朝廷上諸如曹操等大臣的爵位,爵位可以世襲,不過封邑不多,而且也沒有封地上的軍政權。長安朝廷的這種讓步,正是曹操等人派使者到長安參加和談的主要原因。現在他們改主意了,以保留全部軍隊為要挾,逼迫朝廷答應給封邑,並要求得到封邑上的全部軍政權。

七月中,長公主和丞相等大臣仔細商議後,認為可以接受襄陽的要求,但各藩國只能保留很少的軍隊,朝廷將派駐一定數量的軍隊進駐各藩國。

襄陽方面認為藩國可以減少一定數量的軍隊,但堅決反對朝廷在藩國駐軍。

這件事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遍了軍中各部。各地駐軍將領紛紛上書,反對朝廷的議和方案,並彈劾丞相蔡邕、禦史大夫劉和等大臣,認為他們禍亂社稷,要他們立即滾出朝堂。

楊修把這件事告訴了小天子。經過楊修一系列精辟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斷,最後和談演變成了一場由襄陽叛逆和朝中奸佞們精心策劃的,旨在誅殺長公主和大將軍,廢黜小天子,最終擁立襄陽天子和朝廷,奪取小天子江山社稷的大陰謀。

小天子瞪大了眼睛,極度驚恐。楊修看到小天子似乎嚇傻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故作神秘地補充了一句,“陛下,從袁紹、曹操等叛逆擁立襄陽天子開始,他們就四下造謠,誣蔑陛下不是先帝所出,是大將軍從大漠上撿來的一個小蠻子。陛下請想想,如果和談成功了,劉表、曹操這些叛逆們到了長安,他們和朝中奸佞們裏應外合,長公主和陛下的性命……”楊修一臉殺氣,揮動手臂做了個砍腦袋的姿勢。

“大將軍呢?大將軍在哪?朕要大將軍……”小天子嚇哭了。

楊修樂得嘴都齜歪了,他強忍著狂笑的沖動,壓低嗓子說道:“陛下,長公主上了奸佞們的當,早就把大將軍趕到大漠上去了,她現在甚至懷疑陛下是大將軍從大漠上撿來的小蠻子。陛下,你想想,最近一段時間長公主對你怎麽樣?不是打就是罵,要不然就是逼著你抄書,哪把陛下當作大漢天子了?”

小天子嚇得號啕大哭,“朕要去大漠找大將軍,你快帶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