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2節(第3/3頁)

大司農李瑋、少府張範、大鴻臚袁耀、中書監陳群、太倉令徐陵等大臣隨即予以反駁,提出拆除洛陽的南、北兩宮和三雍宮、太學等建築,把它們整體搬遷到長安,以此來節約重建長安的費用。朝廷賦稅政策的確需要修改,但修改的方向是鼓勵商賈營商,鼓勵鹽鐵放開,甚至要適當減少田賦和徭役,以便讓百姓在最短時間內吃飽穿暖。

兩方激烈爭論,各不相讓。

長公主無奈,數次在櫟陽宮召集朝中重臣議事,試圖協調各方,讓意見趨向統一,但結果越來越糟糕。

太傅楊彪、太常許劭、將作大匠董昭等大臣在長公主的授意下,聯名上奏,提出了一個新奏議。洛陽的皇宮只拆一半,把北宮拆掉用來重修未央宮,而太學則留在洛陽,把洛陽建成為大漢的學術聖地。這樣一來,朝廷財賦開支較大,所以有必要修改賦稅政策。從長遠考慮,楊彪建議限制商賈,對商賈征繳重稅。

這個新奏議隨即遭到了蔡邕和李瑋等人的怒斥,雙方把矛頭一致對準了楊彪。楊彪左右不是人,又不敢得罪長公主,幹脆故伎重施,腿疾犯了,告假,不上朝了。

長公主一籌莫展,只好手詔大將軍李弘,請他即刻返回京都。

九月,大將軍李弘攜家眷趕到櫟陽。

李弘在晉陽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丞相蔡邕等人的書信,對朝中的爭議一清二楚,他已經擬好了奏章。

在朝議上,大將軍李弘拿出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洛陽的皇宮不拆,三雍宮不拆,太學也不拆,洛陽是大漢的東都,所有建築全部保留並妥為修繕。

長安是大漢的都城,也可以稱之為西都。都城要宏偉,該怎麽建就怎麽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總有一天會建成,沒必要著急,更沒必要規定完成的時間,也許後人修建的長安城更加雄偉,更加有氣勢。

在天下沒有平定之前,百姓要節儉,官吏要節儉,朝廷也要節儉,所以先在長安重建未央宮、三雍宮等必需建築,其它建築待天下平定後再說。

朝廷的賦稅政策要改,但要按照大司農李瑋的奏議進行修改,百姓的賦稅要適當減免,對商賈要更加優惠,鹽鐵要更加放開,要推動農、工、商全面高速發展,以此來增加朝廷賦稅的總量。

十月初,在大將軍的說服下,丞相蔡邕、太尉荀攸等大臣最終接受了這份奏議,長安重建的難題順利解決。

然而,到了十月中,朝堂上卻異變突起,矛盾驟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