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82節(第2/4頁)

復道橫跨南、北兩宮,就象一條“空中走廊”,此刻復道內外燈火通明,看上去極為壯麗。賈詡急忙給小天子介紹。小天子神情興奮,不停地叫著喊著,也不知道他是否聽進去了。剛才小天子在城門處看到堆積如山的屍體,嚇得臉色蒼白,這一下又全部忘記了。

“大將軍,北宮的叛軍正在向南宮撤離。”後將軍玉石打馬而來,指著復道裏隱約可見的密密麻麻的人影說道,“要不要截斷復道,阻止兩宮叛軍會合?”

“讓他們會合。”李弘搖手道,“如果能保住北宮,那也算是萬幸了。”

“不知道敵人會不會突圍?”麴義笑道,“如果袁紹在城裏,我估計叛軍馬上就要突圍。以袁紹的性格,他寧願戰死,也不會投降。這點骨氣他還是有的。”

“逢紀和審配在洛陽的地位非常高,兩人同時戰死雍門後,叛軍還能繼續退到皇宮堅持,沒有全部崩潰,說明袁紹肯定在這裏。”張燕有些激動地揮了揮手中的馬鞭,“此仗如能擊殺袁紹,則天下平定之期指日可待。”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李弘笑道,“袁紹是我們最強的對手,也是叛逆們的支柱。袁紹倒下了,還有幾個叛逆能和我們正面抗衡?”

深夜,袁尚、袁微集結了兩萬多人,突然沖出南宮,沿著平城門大道向平城門急速奔行。

北疆軍突破了東、西兩城後,從西城廣陽門殺進的北疆軍被擋在了小苑門大道和廣陽門大道的交匯處,而從東城中東門大道殺進的北疆軍同樣被擋在了開陽門大道和耗門大道的交匯處。位於南城中間的平城門大道此刻還在叛軍的控制之中。袁尚和袁微帶著大軍暢通無阻地趕到了平城門。

平城門是洛陽城的正門,防守極其堅固。北疆軍在攻城之初,就放棄了對平城門的強攻,轉而在南城四道城門中選擇了最東端的開陽門作為攻擊對象。驍騎將軍王當現在正指揮大軍在開陽門外持續攻擊。

駐守平城門的馬延打開了城門,並指揮將士們以最快的速度在甕城外的護城壕上架上了壕橋,然後把早已準備妥當的木筏浮橋推進了護城河。

這種木筏浮橋長約十五丈(約今三十五米),和護城河的寬度一樣,表面上看是一個巨型木筏,但其下每隔兩丈便有一個船形底座以加強浮力,木筏兩側各裝有五個車輪。把木筏浮橋推進護城河後,只要在兩端用粗索固定,上面便可以行走。守軍當初制造這種木筏浮橋是為了在護城河上臨時添加更多的通道,以便節約運送物資的時間,誰知現在成了他們逃亡的工具。

平城門外的北疆軍數量並不多,主要是戰車營的將士和民夫。此刻戰場上篝火熊熊燃燒,照亮了城墻上下,城外陣地上的石炮還向城樓上斷斷續續地進行轟擊。

北疆軍將士忽然看到城內敵軍殺了出來,頓時高興地連聲歡呼,鼓聲沖天而起,土台上的弩炮也瘋狂咆哮起來。

正在開陽門戰場上指揮作戰的王當接到消息後,立即命令武猛將軍吳雄急赴平城戰場指揮,“命令平城戰場上的軍隊立即撤下來,向開陽門方向撤退,讓城內的敵人突圍。”

“洛水河上的浮橋何時燒毀?”吳雄有些急不可耐了。

“等敵人逃到河邊再燒,不要著急,免得把敵人又逼回了城內。”王當揮手說道,“急告西城戰場上的張白騎、孫親兩位大人,請他們即刻調動軍隊,堵住敵人西撤宜陽之路。”

吳雄帶著一隊親衛騎飛馬而去。

“急告大將軍,叛軍正從平城門方向突圍,請城內各部即刻攻占南城的廣陽門大道和耗門大道,切斷叛軍回撤皇宮之路。”王當沖著傳令兵連連高吼,“快,快,立即稟報。”

馬延身先士卒,帶著突擊前曲奮勇推進。

大軍要想突圍,首先就要突破護城河前面的五道護城壕。當初挖護城壕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今天會突圍。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挖這麽多護城壕了。馬延被北疆軍密集的箭矢射得擡不起頭來,趴在地上一邊破口大罵,一邊暗自埋怨。

“大人,北疆軍後撤了,他們在後撤……”趴在他身邊的幾個親衛突然驚喜地叫了起來。

箭矢漸漸稀疏,馬延擡頭細看。對面的北疆軍和民夫們正在後撤,石炮和弩炮正在被拖出戰場。馬延搖搖頭,臉上沒有半點喜色,北疆軍讓開道路,意味著他們已經做好了圍殲的準備。

馬延自嘲地笑笑。突圍,簡直是笑話?洛陽城已經失陷,八關險隘也控制在北疆軍手上,大軍能往哪裏突圍?袁尚、袁微走投無路,臨死前還要讓幾萬無辜將士為他們陪葬。馬延轉頭看看四周的士卒們,想到他們馬上就要陷入包圍身首異處,心裏一痛,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士卒們只知道拼命,他們不知道突圍其實就是死亡,他們或許還以為這是一條生存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