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73節(第2/5頁)

這是目前北疆軍能看到的防護設施,在城內,也許叛軍還建有更多的阻擊設施。洛陽城攻擊難度之大,讓北疆軍上上下下都有一種無力和挫折感。

天子禦駕親征,激勵了北疆軍的士氣,但當將士們從興奮中冷靜下來,面對前方高大而堅固的城墻時,戰場上血腥和死亡的氣息又把他們殘酷地打回了現實。

北疆軍持續轟擊了一個時辰,無數的石塊和箭矢傾瀉在城墻上下。

城墻頂部的樓台在石塊和箭矢的肆虐下,損失較大,有幾座小木樓直接給石塊轟塌了。甕城也遭到了重創。正面單薄的女墻被石塊砸毀了很多。埋伏在馮垣後面的敵軍更是北疆軍重點攻擊的對象,大小石塊和箭矢幾乎把他們淹沒了。

洛陽城太高,城墻上又有門樓、馬面、木樓等建築,叛軍的制高點讓人望而生畏。制高點被叛軍控制,北疆軍的強攻就會遭到壓制,傷亡必定驚人,為此北疆軍利用這一個月時間,在城防邊緣地帶,用木頭和泥土修築了大量的土台,土台上再建堅實的木棚,用以安置弩炮和箭手。

在弩台和箭台的中間,便是石炮陣地。

此次北疆軍運到城下的石炮、弩炮類型繁多,數量也極為龐大,其中連弩炮和重型石炮是首次投入攻城大戰。

連弩炮又叫床弩,是用兩到六張不等的強弩連成一體使用,有固定的,有車載的,需十人操縱,有兩副絞盤供上弦,一副供順繩拉回射出的巨箭。這種連弩炮既能發射十尺長的巨箭,也可一次裝填六十支普通箭。在句注要塞的雁門關,還有一台用八張強弩相連的巨型弩炮。另外還有一種弓弩炮,是把兩張強弩固定在木架上使用。它可以朝任意方向射擊,威力比普通弩炮弱一點,但更方便使用。

連弩炮和拋石車一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本朝後期因武備荒廢,僅句注、飛狐、盧龍等大型要塞配備了一些,後來因為年久失修報廢了,當柴禾燒了。僥幸的是,拋石車給尹思又造出來了,而連弩炮在飛狐要塞的武庫角落裏被發現了。

這些年,北疆軍步卒各部一直裝備弩炮和拋石車,但威力都不是很大。此次為了攻打洛陽城,大將軍下令大量制造連弩炮和重型石炮。連弩炮因為制造復雜,數量不多,只有二十多台,而重型石炮卻因為侍中劉曄的建議得到了改進,數量達到了三百多台。

石炮一般按杠杆的杆數劃分輕重級別,幾杆就稱為幾“梢”。五梢到七梢的重型石炮大約需要兩百多人拉繩,拋射五六十斤甚至百斤以上的石彈,這玩意太大了,只能固定用於守城。中型石炮一般兩梢到四梢,移動的時候裝上四個輪子,牲畜拉上就跑。至於輕型石炮只有一梢,兩三個士卒就可以拉放,石彈也僅有一兩斤重,沒有石彈也可以用其它東西代替。這種輕型石炮雖然簡陋,但擊中了敵人不是致殘就是取命,作用還是可以的。

劉曄對重型石炮的改進主要是不用人拉放。按照他的設計,杠杆的後端掛上了一塊巨大的石塊,放彈前,讓它高懸空中,用鐵鉤鉤住杠杆予以固定。放彈時,則把鐵鉤松開,杠杆後端的巨石隨即會飛速下墜,而杠杆前端的石彈便會高高飛出。這樣一來人力需求少了,石彈的射程遠了,威力更大了,重型石跑用於野戰和攻城隨即成為現實。

連弩炮和重型石炮的配備,讓北疆軍的攻擊力大大增強,但攻擊力強並不代表可以控制制高點。北疆軍這番狂轟濫炸本想誘使叛軍還擊,以便在第一次強攻前盡可能摧毀敵人的制高點,但叛軍似乎看透了北疆軍的目的,一箭不發,讓北疆軍徒呼奈何。

大將軍下達了強攻的命令。

麴義立即命令所有重型石炮、連弩炮、弓弩炮、弩炮,部分中型石炮調整攻擊角度,待強攻開始後,把石彈和箭矢全部射上主城墻和甕城,壓制敵軍的反擊。其余中型石炮、輕型石炮、腳張弩全部對準甕城和馮垣,以強有力的攻擊掩護突擊部曲的推進。(腳張弩是以腳踏張弦,射程較遠,多用於攻城。臂張弩是以臂拉弦,射程較近,多用於野戰。)

高覽命令自己的突擊部曲帶著壕橋,列陣於前。

壕橋用厚木制成,長約七十尺,兩端帶有輪子。橋面兩側有擋板,上面鋪有一層厚厚的爛泥巴,用於防止敵人的火箭攻擊。突擊士卒用這種器械翻越護城壕,可以大大節約攻擊時間,加快攻擊速度。

跟進部曲列陣於後。士卒們擡著一塊塊的木板,準備在突擊部曲攻克護城壕後,把木板橫鋪在壕橋上,讓後續部隊繼續前進。

臨車被全部推到前沿,強弓手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