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65節(第2/3頁)

伊籍驚駭之余,只能恭恭敬敬地說道,一切唯大人馬首是瞻。

當天上午,劉璋率領益州文武大吏出城迎接西征軍統帥車騎將軍劉備進城。

三天後,張任率軍撤出廣都城。劉磐、趙韙率軍殺到城下,趕到中軍大營拜見劉備。趙韙剛剛走進轅門,就被一隊如狼似虎的悍卒撲倒在地,五花大綁。趙韙的親衛尚未做出反應,就被滿天的箭矢吞噬了,一百多人轉眼化作了魂魄。

劉磐、蒯良魂飛天外,這種驚人的變故讓兩人一時間心驚膽戰,茫然無措。

趙韙被拖進了大帳。劉備坐在案幾後面,冷眼望著他。趙韙咬牙如齒,破口大罵。

“我必須殺了你。”劉備淡淡地說道,“我只要拿到你的人頭,就能結束益州三年的戰亂。”

趙韙人頭落地。至死他都沒明白自己手握三萬大軍,怎麽會突然掉了腦袋。

趙韙的軍隊被團團圍住。

王謀、來敏,張任等益州大吏擔心這兩萬人馬也落入劉備手中,極力勸說劉璋搶先發動攻擊,乘機收降俘虜以增強實力,但張松、黃權、董和等人卻極力勸阻。目前劉備決意北征,需要軍隊,一旦把他激怒了,並以此為借口攻打成都,益州極有可能丟失。北伐事關大漢興亡,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置社稷安危於不顧,大家還是齊心協力共振社稷為上策。另外,漢中張魯一直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如果此次借劉備之手鏟除張魯,再幫助劉備奪取關中,那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劉璋接受了張松等人的建議,按兵不動。劉備則和龐義、嚴顏一起勸說趙韙舊部以社稷利益為重,放棄前嫌,共同為拯救大漢而奮戰。趙韙的部下別無選擇,只能投到劉備帳下效力。

五月下,劉備、劉璋、劉磐三人在成都商量北伐之事。

此刻劉備擁兵四萬五千,實力強悍,和劉璋聯手後,西征軍的糧草輜重又有了保障,北伐已無後顧之憂。劉璋則利用劉備的力量,平定了困擾益州多年的趙韙之亂,穩定了益州局勢,牢牢控制了益州郡縣。劉磐則很郁悶,他現在沒有兵力優勢,益州又被劉璋牢牢控制,趙韙的實力也被劉備據為己有,自己這一趟白跑了,所有的好處都讓劉備、劉璋拿去了,荊州虧大了。

蒯良仔細權衡利弊後,決定退守江州,這是荊州目前唯一能夠得到的好處了。

劉璋再次控制益州軍政,對劉備北伐能否成功有很大影響。如果劉璋在北伐關鍵時刻斷絕糧草供應,劉備就完了,所以劉備肯定要想個辦法制衡劉璋。

劉璋不可能讓劉磐率軍進駐成都,而劉磐也不可能空手返回荊州,所以當蒯良提出屯兵江州繼續為西征軍提供糧草時,劉備沒有絲毫猶豫,一口就答應了。但劉備要考慮到劉璋的接受程度,畢竟荊州劉表對益州虎視眈眈,而益州劉璋對荊州也是垂涎三尺,雙方誰都不願意放棄江州(今重慶)這個軍事要地。

劉備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

在成都設車騎將軍行轅,鎮西將軍劉磐坐鎮行轅,給北征大軍籌措運送糧草。劉磐的三千人馬則駐紮在城外。

巴郡太守由益州人擔任,巴郡都尉由荊州人擔任,江州則由三方各派一支軍隊駐守。這種安排都是為了北伐,一切以社稷為重,各方的利益暫擺一邊。

三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於達到了一致意見。董和出任巴郡太守,李嚴出任巴郡都尉。車騎將軍府從事中郎縻竺為西征軍的督糧官。三方各派兵兩千駐守江州。

劉備寫好奏章,急報襄陽。

在北征大軍的組成上,劉備的四萬五千人全部北上。荊州軍的蒯良、黃忠、甘寧領五千人馬隨同北上。劉璋先打算出兵五千,但在劉備的怒視下,急忙改口,答應出兵一萬,由張任、鄧賢、冷苞統率。

六萬北征大軍陸續趕到綿竹、涪城一線集結,只待糧草齊備,則從金牛道北上漢中。

****

五月,西涼。

唐嘯、厲材、雷飆的三支羌人大軍向堅守在河湟地區的漢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與此同時,虹日、鐵頭、風暴的河西羌軍也渡過黃河,向金城郡的郡治允吾發動了攻擊。

五月上,護羌將軍馬超在榆中接到了賈詡的書信,說西涼百姓基本撤離,大軍可以回撤到平襄一線阻敵,以減少傷亡。馬超隨即急報龐德、韓翼,,請他們速速撤出河湟、允吾兩地。

韓翼、楊秋等人被羌人拖住,遲遲未能撤退,而龐德、聶嘯、百裏楊等人卻支撐不住了,他們以為韓翼已經先行撤離,隨即退守到金城、榆中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