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61節(第2/5頁)

劉備、龐義合兵一處,從江州(今重慶)北上趕到墊江(今合川),大軍稍事休整,在糧草輜重齊備後,隨即沿涪水北上,連克德陽、廣漢,逼近涪城。

涪城素來是蜀道的咽喉,其北面就是劍門關,有金牛、米倉、洋巴(後叫荔枝道)三條古棧道越巴山而入漢中。其西面有陰平小道可通隴西。其南面就是涪水可連巴郡下江陵。其南面兩百裏外就是成都。拿下了涪城,則蜀郡無險可守,雖然成都之前還有鹿頭關、白馬關,但因為地處平原,已經無法擋住一泄而下的大軍了。

此時涪城守將鄧賢已經得到消息,嚴陣以待,而劉備的大軍卻飽嘗痛苦。

西征軍的將士們對巴蜀氣候非常不適應,加上時處嚴寒,減員非常嚴重。大軍到了巴郡後,糧草輜重的運輸都由巴郡的民夫負責。但因為路途艱險,巴郡征調的民夫又少,糧草輜重的運輸極其困難,大軍不得不數次停下來等待輜重營。

劉備和將士們本來對奪取成都信心十足,但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後,大軍士氣倍受打擊,軍心已經開始渙散,感覺成都距離自己越來越遙遠。

西征軍搖搖晃晃地趕到涪城後,劉備斷然決定紮營休整,暫緩進攻。雖然龐義一催再催,但劉備就是不答應。大軍休整期間,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等人仔細查看了地形。面對涪城險要的地勢,劉備等人非常沮喪,一籌莫展。關羽、張飛、簡雍是幽州人,孫乾是青州人,縻竺、曹豹是徐州人,他們對巴蜀非常陌生,此刻站在巴蜀的崇山峻嶺之間,一幫人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好在蒯良有先見之明,讓甘寧、伊籍、諸葛亮、龐統等人跟隨車騎將軍營,給劉備出謀畫策。

甘寧和龐義的意見一樣,認為從內水北上攻擊,最重要的是速度,要出敵不意,一旦讓敵人增兵駐防涪城,攻擊難度將大為增加。但現在西征軍的運輸船只還在涪水上慢慢地逆流而進,巴郡的民夫還在用扁擔把船上的物資慢慢挑到大營。大軍的糧草軍械嚴重不足,即刻發動攻擊損失太大,西征軍承擔不起。

劉備堅持要軍隊休整,他一面命令孫乾、縻竺督促民夫加快運輸速度,一面命令簡雍、諸葛亮和龐統三人指揮工匠趕制攻城器械,準備攻城大戰。

此刻,劉磐、趙韙的軍隊已經沿著外水順利殺進,攻克了犍為郡的南安城(今樂山),和劉璋的軍隊在武陽城(今彭山)一帶展開激戰。他們距離成都還有一百多裏。

****

三月中,河內郡,河陽大營。

虎威中郎將司馬懿、虎牙中郎將魏延、蕩寇中郎將沮鵠、河內太守鄭演等十幾員文武大吏聚在中軍大帳內軍議。

司馬懿站在地圖前,給各部將領解說攻擊之策。

“孟津是洛陽的北大門,歷來為洛陽外圍的兵事要地。攻破了孟津,南下進擊五十裏便是洛陽城,所以……”司馬懿面對眾將,微微皺起了濃眉,“我們率先突破洛陽的外圍防禦,兵臨洛陽城乃是理所當然的事,相反,如果我們未能做到這一點,則是我們虎威、虎牙兩營的恥辱。”

“大將軍認為,孟津、小平津距離洛陽非常近,袁紹在此必屯有重兵,他要求我們馬上發動佯攻,以牢牢牽制敵軍,幫助大軍主力從洛陽西面的函谷關和東面的虎牢關強攻突破。”魏延坐在案幾後面看看帳內諸將,“諸位大人聽明白了我的意思嗎?我們是佯攻,是牽制兵力,是輔助戰場,在大將軍看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奪取孟津,殺進洛陽。”

“我們兵力嚴重不足,我們攻得越猛,孟津一帶的叛軍就越多,因此我們想攻克孟津,難度不僅僅是太大……”何儀看看司馬懿和魏延,臉顯不滿之色。兩位年輕的大人少年得志,不但都長得高大威武,而且還都受到了大將軍的看重,此刻又同在河內戰場,建功立業的心情急切當然可以理解,但不能不顧現實,拿將士們的性命當兒戲。

何儀在黃巾軍中資格很老,他在中原戰場上投降後隨司馬懿、魏延到了河內戰場,剛剛開始還比較溫馴,時間長了就不行了。這次大將軍授命紀靈、陸勉、劉辟等人組建新軍,他三番兩次書告大將軍,吵著要去穎川戰場追隨紀靈,但都被大將軍婉言拒絕了。大將軍說河內戰場上大都是兗州、荊州、徐州和揚州的士卒,需要你這樣的老將坐鎮,待時機成熟,我再把你調到紀靈將軍麾下。大將軍不同意他離開河內,但河內戰場上的兩位年輕統帥,他怎麽看怎麽不舒服,日子過得很難受。

何儀轉頭看看四周,見各部將領都眼露贊賞之色,顯然是支持自己的說法,膽氣更壯,“大將軍讓我們率先攻擊洛陽的目的是盡可能打亂袁紹的兵力部署,以便給主力大軍突破洛陽外圍創造機會。這是我們兩萬大軍可以做到的,大將軍的命令沒有任何錯誤。兩位大人剛才那番話,算不算違背大將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