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28節(第2/3頁)

徐榮遲疑了片刻,“估計?有什麽證據可以證明那幾座軍營裏的士卒都是袁軍?”

陳衛皺皺眉,小聲問道:“難道大人認為這次韓遂是誠心歸順朝廷,要把關中讓給我們?”

徐榮想了一下,輕輕嘆了一口氣,“西涼軍最近可有什麽動靜?”

“西涼軍一邊幫助我們在渭水河上架設船橋,一邊向鄭縣增兵,大有攻擊華陰之勢。”陳衛說道,“不過,最近楊鳳大人接到一個並不確定的消息,說有人在長安城了看見了馬超。”

徐榮略感吃驚,“斥候可曾在陳倉、郿城、槐裏和豐、鎬城一帶發現西涼的增援鐵騎?”

“我們的斥候到不了那麽遠。”陳衛搖搖頭,“大人。如果這個消息可靠,韓遂極有可能從西涼調回了馬超的軍隊,看樣子他打算孤注一擲,要和我們誓死一搏了。”

徐榮沉默良久,對皇甫酈說道:“立即書告韓遂,說我馬上要到關中,想見他一次。”

“大人,這個時候……”皇甫酈看看徐榮,擔心地說道,“大人,我看還是算了吧。韓遂如果決意和我們翻臉,大人無論說什麽,他都不會聽的。”

“我知道。”徐榮說道,“關中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不過,我希望韓遂能主動進攻,這樣我們就能控制戰場的主動,可以按照我們的部署展開進攻。現在韓遂一直這樣拖著,嘴裏說歸順朝廷,手上卻不見動靜,我們很難辦。”

徐榮站起來,走到懸掛在大帳一側的地圖邊上,“如果我們和韓遂主動翻臉,渡過渭水河展開攻擊,兵力上沒有優勢,勝負難料。但我們和韓遂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就無法把袁紹的兵力牽制在關中,對中原戰場非常不利,大將軍攻占穎川的計策可能失敗。失去了中原戰場的策應,袁紹可以集中兵力支援關中,那我們這一仗就更難打了。”

“朝廷仔細核算過,到目前為止,朝廷的財賦最多可以支撐大軍打三個月的仗,也就是說,到九月底,等不到十月秋收的時候,朝廷就沒有糧食給我們了。因此,關中大戰的時間只有三個月,三個月內我們必須占據關中,把韓遂趕回西涼,把袁紹打回關西。”

“這個時間顯然太短了。”徐榮看看帳內諸將,舉手拍了拍地圖,慢慢說道:“因此,我們要想在三個月內全取關中,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一戰決勝負,不給韓遂和袁紹任何還手的機會,一戰把所有的問題全部解決掉。”

“現在,我們不但要逼著敵人盡快和我們決戰,還要逼著他們主動渡河攻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首先要示弱,要讓韓遂和袁紹對我們的兵力做出錯誤的判斷,堅定他們的決心。其次,我們要在中原戰場的配合下,不斷向韓遂施壓,逼著他盡快讓出關中,迫使韓遂主動出擊。”

“大人,我們用什麽辦法才能逼迫韓遂匆忙出擊?”皇甫酈問道,“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沒有讓韓遂立即交出關中的理由。”

“理由已經有了。”徐榮走回席上坐下,慢條斯理地說道,“朝廷打算在今年冬天以前,從河東、太原兩郡向關中遷移三十萬人口。”

眾人均感意外。

“大人,朝廷真的已經決定了?”崔林驚訝地問道。

“崔大人很快就能接到聖旨。”徐榮說道,“朝廷急於遷移人口到關中的原因很多。河東和太原兩地的人口膨脹越來越嚴重,人口遷移得越早,對緩解兩地的危機越有利。其次,關中荒蕪已久,如果能把人口盡快遷移到三輔,對恢復關中極為有利。關中恢復得越快,朝廷的財賦收入就越多,這既能支援西疆,緩解西疆的危機,也有利於大軍攻擊洛陽,迅速穩定京畿。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徐榮停頓了一下,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緩緩說道:“長公主有意定都長安,所以,長公主希望我們盡快打下關中,盡快遷移人口,盡快完成定都的準備。”

諸將驚愣不已。除了對此事早有耳聞的崔林外,孫親、張郃、皇甫酈等人都是第一次聽說。

大帳內一片嘩然,議論聲此起彼伏。

徐榮把朝堂上的激烈爭論略微解釋了一下,“目前,這只是長公主的一個建議,是否成為最後的決策誰都不知道。但如果長公主的這個策議得到了大臣們的擁護,大漢將定都長安,那我們的責任就重大了。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拿下關中,拿下長安,否則,我們無法向天子、向長公主和朝廷交待。”

按著,徐榮做了一番兵力部署。

孫親率軍留守河東,駐防於大陽城、河北城和風陵渡一線,防止關西的袁軍攻擊河東。雖然孫親不太願意,但相比剛剛趕到河東的冀州軍、幽州軍,他們更熟悉在河東作戰,留守河東的重任只能交他們。為了保證孫親的軍隊能夠靈活調動,保持對關西的威脅,徐榮還特意從水師調撥了五百艘戰船給孫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