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8節(第3/6頁)

“大將軍之所以遲遲不願決策,原因正是為此。但長公主和朝中很多大臣似乎認為洛陽不堪一擊,非常好打,所以……”趙行忽然看到傅幹對著自己連使眼色,急忙把埋怨的話收了回去。

“荀大人,如果我們先拿下關中,奪取關西,那麽我們打洛陽的時候,至少可以增加十萬人以上的兵力。”趙行把手指向地圖上的穎川,“假如我們再拿下穎川,大軍就可以從四面包圍洛陽,把袁紹和他的軍隊團團圍住,讓他們插翅難飛。”

荀攸和楊奇互相看看,沒有說話。

趙行的話有一句是正確的,那就是大將軍之所以遲遲不願決策,是因為大將軍不願拿十萬大軍去攻打洛陽。自從社稷動蕩,大將軍崛起於北疆之後,大將軍的用兵就一改過去的兵行險著,變得非常沉穩了。他每次打仗,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都試圖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他有時寧願放棄機會,也要確保軍隊的實力。

此次攻打洛陽,大將軍也是一樣,他不止一次上書朝廷,要求先包圍洛陽,先準備好足夠的糧草軍械,尤其是大型攻城器械。大將軍更是親自列了一封詳細的名冊,要求朝廷下旨給各地軍械作坊,足量打造,準時送到前線各軍。記得當初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看到這個名冊時,個個都很驚駭。臨車、沖車、憤辒、修櫓、壕橋、石炮(拋石機)、床弩、轉射機、大型弩炮等等,無一不備。其中很多器械比如床弩、轉射機等本是守城工具,但大將軍也一樣要,其中石炮的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台。長公主當時和大臣們開玩笑地說,大將軍有了這些軍械,足以把洛陽城打得灰飛煙滅了。如果洛陽城變成了廢墟,她要把大將軍所有的俸祿和食邑都充公以修繕城池。

為了能在大軍攻打洛陽前,把這些軍械趕制出來,長公主和朝廷不得不下旨給各地府衙,緊急召集各類工匠和大量民夫充實河北軍械作坊。這些工匠和民夫要在軍械作坊連續幹上兩、三年,遠遠超過了朝廷規定的徭役時間,朝廷因此不但要給他們分發軍餉,還特意下旨免除了他們五年的賦稅。

朝廷滿足了大將軍的要求,當然也要求大將軍盡快收復洛陽,但盡快收復洛陽不能等同於不惜代價地收復洛陽。大將軍很為難,他不好直接反對朝廷立即攻打洛陽的建議,所以利用自己控制著兵事決策權的機會,一拖再拖,就是不給出答復。

現在,終於給他等到今年不打洛陽的借口了。

雖然今年不打洛陽,但也不能給袁紹等叛逆以喘息的機會,不能讓他們恢復了實力,所以這仗還是要打,關鍵是看在哪裏打。中原戰場是不可能了,因為江東出事了,中原部分軍隊要去打徐州。那麽只剩下一個地方,就是關中、關西,也就是朝廷給出的另外一個攻擊之策。

“大將軍的意思呢?”楊奇問道。

“老大人的意思呢?”李弘反問道。

楊奇搖搖頭,手指李弘笑道:“大將軍現在越來越狡猾了。好了,我們不要再爭了,大將軍的考慮相對來說更穩妥,更有把握。倉促打洛陽,尤其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打洛陽,的確沒有把握,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荀攸十分不滿地望著楊奇,欲言又止。

“公達,實話對你說吧,今年打洛陽,我也很害怕。雖然在九月之前,我們可以完成人口南遷,但青、兗兩州未必能穩定,穩定了未必能馬上得到糧食,百姓也未必能馬上上繳賦稅。中原有十七萬大軍,一旦打起仗來,糧草消耗驚人。雖然青、兗兩州只要提供一部分糧草,但對於今年的兩州來說,困難太大。一旦受災,一旦發生象圈地炒地一樣足以禍亂郡縣的突發事件,我們怎麽辦?與其冒著這樣那樣的危險打洛陽,還不如一門心思去打關中,打關西,先完成對洛陽的包圍。”

李弘、麴義、傅幹等人臉顯喜色。朝中一幫老大臣陸續病逝和致仕後,象楊奇這樣出身顯赫而又德高望重的老臣已經不多了。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恐怕就是荀攸也不好太過執著了。

果然,荀攸讓步了。他考慮了很長時間後,對麴義、楊奇說道:“我們就此事聯名上奏吧。大將軍做出決策,我們給長公主和朝廷做出分析和解釋。不管江東的事最後出現什麽結果,我們都要讓長公主和朝廷能夠認同大將軍的決策,支持大將軍的決策。這樣在制定和實施具體方案的時候才會群策群力,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埋下失敗的隱患。”

麴義和楊奇連連點頭。

“老大人和荀大人是不是給丞相蔡大人、禦史大夫劉大人、還有鐘繇等幾位九聊大人也各自寫一封信?”李弘笑著說道,“太尉大人、光祿勛張大人、衛尉呂大人、尚書令李大人那裏我親自寫信。你們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