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6節(第2/5頁)

陳好鄙夷地瞪了孫權和周瑜一眼,然後朝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呸……兩個蠢貨。”

陳好一甩手,揚長而去。

孫權不甘受辱,破口大罵。周瑜、張昭、張纮三人面面相覷,憂心忡忡。

四月中,孫策傷重而亡的消息傳到了江北。

曹操大喜,立即著手準備攻擊江東。

他首先派人把女兒送到兗州完婚。河北南遷人口引發了青、兗兩州的混亂,現在李弘急於穩定青、兗兩州,已經自顧不暇。曹操認為這次聯姻議和達到了目的,完全可以把北疆軍拖住了。

接著他匆匆趕到沛國,和袁譚見了一面。袁紹把袁譚突然安排到沛國的真正目的,曹操並不很清楚,他想親自探查一下,以確定袁譚對自己有多大的威脅。另外,他也想看看袁譚有多少實力。雙方相談甚歡,並約定了曹整迎親的日期。

同時間,曹操書告袁紹、劉備,商談反攻李弘一事,以探測兩人的口氣。如果兩人近期內有意發動反攻,或者有意加強反攻的準備,那麽北疆軍必有所察覺,李弘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到河南和穎川戰場。這樣一來,徐州北面的緊張局勢會有所緩解,而曹操也能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攻擊江東的戰鬥中。袁紹和劉備先後回書,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展開反攻,但都有出兵進行試探性攻擊的打算,意圖以攻代守,贏取更多的恢復時間。

曹操急於攻擊江東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荀彧、程昱、毛玠、夏侯惇、夏侯淵等人都認為太倉促,建議曹操還是先穩定徐州,鞏固九江,伺機擊殺袁耀奪取廬江,全取江北兩郡,然後組建和訓練水師,屯積糧草輜重。等諸事齊備後,再和劉表聯手,兩路夾攻江東。

江東時時刻刻惦記著荊州,三番兩次出兵攻打。去年不但黃祖被殺,連江夏郡都差點丟了。劉表為了解決這個威脅,肯定會答應出兵,以牽制江東水師。目前江北沒有水師,劉勛、劉偕等人雖然正在積極籌備組建,但形成力量需要時間,而目前攻打江東最大的威脅就是江北大軍無力對抗江東水師。

但曹操和郭嘉、曹洪等人卻認為目前正是攻打江東的最佳時機。

江東局勢一直不穩,孫策和周瑜不和,各郡縣的叛亂此起彼伏。過去孫策以強悍武力予以鎮壓,勉強維持,但現在孫策死了,所有矛盾交織在一起,稍有刺激就會全面爆發,江東勢必瞬間崩潰。江北大軍所要做的,就是給江東以巨大威脅,逼著江東危機迅速爆發,繼而乘勢而下,拿下江東四郡。

如今周瑜屯兵於皖城、居巢、采石磯一線,本人又親自趕到秣陵,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乘機奪取江東。孫策英年早逝,子嗣年幼,無法擔當重任,其手下必定分裂,一部分軍隊肯定會投靠周瑜。孫氏兄弟在周瑜的逼迫下,岌岌可危,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鋌而走險,攻擊周瑜,江東就此大亂。

江東一亂,我們就可以攻擊江東了。至於對江北大軍威脅最大的江東水師,那時各為其主,打成一團,根本無力阻止我們南下。

兩方各有各的道理。在曹操的堅持下,江北大軍陳兵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攻擊。袁耀接到曹操的書信,立即帶著大軍,再度殺向了皖城、居巢一線,準備和曹操聯手殺進江東。

袁耀在曹操的幫助下,擊殺孫策,奪取了廬江之後,對曹操的仇恨大為減輕。袁術和曹操結仇,理虧的一方主要還是袁術。當初他被袁紹逼出南陽之後,立馬就去奪兗州,結果他打不過曹操,只好跑到了揚州。後來袁術乘著曹操攻打冀州的時候,又去打兗州,結果還是打輸了。而打輸的原因正是因為孫策和周瑜的背叛,所以袁耀更恨孫策。現在袁耀如願以償,大仇得報,目光隨即投到了江東。曹操是什麽人,袁耀很清楚,雖然曹操信守承諾把廬江讓給了他,但曹操遲早要把廬江拿回去,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還是乘早打到江東找一塊生存之地為好。

四月下,江東,秣陵。

袁耀的攻擊,曹操的陳兵,讓江東局勢驟然緊張。

周瑜擔心皖城、居巢一線給袁耀突破,幾次要求親自趕到采石磯指揮作戰,但都被孫老夫人和孫權留下了。這個時候,周瑜成了支撐江東的柱石,一步也不能離開秣陵。

然而,更糟糕的消息從豫章郡送來。

劉表率軍包圍長沙郡治臨湘城後,長沙太守張羨驚惶不安,突然病故了。張羨的死,導致叛軍立時崩潰,劉表輕松平定了叛亂。正好這時孫策陣亡的消息從江東傳出,劉表大喜,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指揮大軍順江而下,直殺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