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4節(第2/5頁)

形勢急轉直下,曹操斷然下令撤出戰場,免得大軍陷入混戰,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殺了他,殺了他……”袁耀聽到金鑼響起,聽到江東軍雷鳴般的吼聲,急得連聲狂叫,“弩弓射擊,射擊……”

孫策一刀砍下了對手的頭顱,接著虎吼一聲,左手盾牌淩空砸下,把左側敵卒打得騰空飛起。戰刀厲嘯,帶著一抹血花狠狠紮進了第三個敵人的胸膛。孫策正想抽刀,卻見敵卒沖著自己獰猙一笑,“許貢大人讓我殺了你,幸不辱命。”

孫策一驚,眼角掃到敵卒手上的短弩,頓時嚇得魂飛天外。左手盾牌高舉,右腳擡起就踹,“滾……”

“咻咻咻……”三支弩箭破空而出。兩支飛上了天空,一支穿透盾牌,筆直釘進了孫策的面門。

孫策慘聲長嚎,連退數步,仰身栽倒。

“走,走……”袁耀看到孫策中弩倒地,心中狂喜,連聲高吼,“撤,撤下去……”

江東軍急速後撤至舒城。

孫策昏迷不醒。那支弩箭釘在面門上,無法取下,命在旦夕。

孫權、孫賁、程普、呂範、張纮等江東大吏焦慮不安,日夜商議應對之策。

孫策一旦重傷亡去,江東頓時危機重重。如今大軍士氣低迷,再在江北和曹操、袁耀爭奪江北兩郡已經不現實,只能撤回江東固守。曹操和袁耀得到江北兩郡後,和江東隔江對峙,更猛烈的攻擊即將開始。但曹操和袁耀實力有限,暫時對江東形成不了致命威脅。現在對江東有致命威脅的不是外憂,而是內患。

“劉表撤軍後,周瑜在得知荊州水師已經進入洞庭湖準備對長沙用兵後,隨即率軍離開彭澤,正順流而下趕到廬江。”張纮手指案幾上的地圖,憂心忡忡地說道,“周瑜一旦知道大人重傷,命在旦夕,極有可能命令水師控制長江,斷絕我們撤返丹陽之路。如此一來,我們將陷入兩路夾攻。將士們無心戀戰,失敗是必然的。”張纮擡頭看看眾人,悲聲長嘆,“如果我們全軍覆沒,周瑜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江東四郡。”

眾將沉默不語。孫策和周瑜的矛盾由來己久。當年孫策奉袁術之命渡江南下攻打江東四郡,周瑜率軍相助。但等大軍擊敗了劉繇、薛禮、笮融等數路大軍占據了丹陽之後,孫策隨即把周瑜甩到了一邊,獨自率軍攻打吳郡和會稽郡。孫策為什麽把周瑜甩到一邊,原因很多,不過兩人的友情就此出現裂痕。不久周瑜以護送叔父返鄉為由離開了江東,重新回到壽春效力於袁術。雖然後來他們再次攜手反攻袁術,但這次周瑜顯然吸取了當年的教訓,奇兵突襲豫章,在江東占據了一席之地,和孫策分庭抗禮。不過,迫於江東的形勢,孫策和周瑜還是各自退了一步,求同存異,聯手共守江東。

現在孫策死了,孫家即使有人繼續掌控江東,但無論聲望還是實力,短期內都無法和周瑜相提並論。雖然目前孫家的兵力占據優勢,不過其兵力上的優勢並不等於孫家就有擊敗周瑜的實力。如果周瑜決心和孫家翻臉,獨霸江東,孫家根本無法抵擋周瑜的攻擊。

孫策到江東前前後後五年多了,至今依舊未能穩定江東三郡,而周瑜到豫章郡不過兩年多,就把豫章郡治理的井井有條,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孫家卑劣的出身。

孫堅出身於揚州吳郡富春的一個不以經文見長的次等士族,其祖上據說是一個瓜農,名叫孫種。這個瓜農樂善好施,恩澤後代,到了孫堅父親這一輩,家裏已經發達了,在當地算是一個小富豪。當時朝廷賣官鬻爵,孫堅的先人就花錢買了一個“士”籍,而孫堅因為這個“士”籍的身份,十七歲的時候就到縣衙做了個小吏。傳聞孫堅出世的時候,家裏的祖墳冒青煙,要出貴人了。如今看來這個貴人落在了孫堅身上。

孫堅做官了,當人家問起他的祖輩時,他不好說自己祖上是瓜農,於是就說自己是孫武的後人。兵聖孫武,名氣太大了,哪個不知道?但從春秋到現在,過去六百多年了,吳郡凡姓孫的都可以說自己是孫武的後人,反正沒家譜,想怎麽扯就怎麽扯。孫堅說自己是孫武的後人實屬無奈,那年頭不吹不行,否則人家瞧不起你。孫堅拿這話唬弄一般人可以,唬弄高門望族就不行了。

孫堅有次陪父親出海辦事,回來的時候在錢塘遇到一幫海賊。不反抗肯定是死,反抗或許還有一條生路,拼了。孫堅很厲害,一個人把那幫海賊全部砍了。不過估計落水而逃的比較多,海賊也不是白癡,在船上等著給你砍腦袋。但不管怎麽說,孫堅見義勇為,道德高尚,救了一船的人,一時聞名於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