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0節(第2/5頁)

毛玠非常吃驚。大將軍的行轅內竟然集中了這麽多聲名顯赫的大臣,可見河北很快就要展開新的行動了。晉陽朝廷重臣荀攸的出現,更讓他意識到北疆軍的攻擊目標極有可能是洛陽。如果李弘要打徐州,根本不會召集這麽多大臣到行轅議事,晉陽朝廷也不會派荀攸到兗州來坐鎮。

毛玠大喜,隨即盡展才學,反過來竭力遊說諸位好友,讓他們幫助自己說服晉陽朝廷和大將軍,同意曹操的議和要求。

楊奇、荀攸、臧洪、陳宮等人都覺得此時和曹操議和並無不妥,對大軍攻擊洛陽有莫大的好處,而且長公主在去年底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意思。只不過大將軍沒有依詔實施而已。

李弘堅決不同意和曹操議和。楊奇很奇怪,就問他,當年你在晉陽的時候招撫張燕和楊鳳,朝廷當時不同意,你一封接一封奏章,硬是逼著孝靈皇帝同意了。既然你連黃巾軍都願意招撫,為什麽不願意招撫曹操?就因為他當年決堤淹沒了冀州?或者,你想在攻打洛陽之前,先拿下徐州?

“此一時彼一時。”李弘說道,“當年招撫黃巾軍,主要是為了解決流民問題,為了社稷的穩定。現在不一樣,現在天子和朝廷正在重建威儀,中興大業正在起步。我們絕不能迫於形勢向叛逆低頭,接受叛逆們的無理要求,助長叛逆們的囂張氣焰。”

“當年我奉旨招撫黃巾軍,帶著數十萬黃巾軍將士戍守邊塞。為了捍衛我大漢疆域,這些黃巾軍將士付出了無數鮮血和生命,二十多萬英烈長眠於邊塞的山山水水,今天呢?今天我叫曹操讓出徐州,把軍隊交出來,他為什麽不願意?他的目的是什麽,諸位大人難道不知道?這能和當年招撫黃巾軍相提並論嗎?”

楊奇啞口無言。當年張燕、楊鳳不但交出了地盤,交出了軍隊,還為大漢牢牢守住了邊疆,征服了大漠,為大漢開疆拓土,建下了蓋世功勛。相反現在曹操不但不願意交出徐州和軍隊,還把自己當作一個諸侯,和朝廷平起平坐的議和談判,這對天子,對朝廷的確是一種侮辱。

“大將軍,你可有攻打徐州的打算?”荀攸問道,“如果大將軍沒有攻打徐州的打算,我覺得我們可以和曹操談談。這是個分裂叛軍的好機會,錯過了實在有點可惜。”

李弘遲疑了片刻,沒有說話。

“大將軍,從目前青、兗兩州的情況來看,開春攻擊徐州顯然不現實。”陳宮見李弘沒有明確做出表示,馬上說道,“當年曹操兩次攻打徐州,均告失敗,除了我們知道的各種原因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李弘和眾人齊齊望向陳宮。

“曹操制定攻打徐州戰策的時候,我也參加了,當時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情況,那就是徐州的地形和氣候。徐州境內河道密布,無論是行軍布陣,還是糧草運輸,我們都遇到了很大困難。徐州南部郡縣,就是江淮附近的冬天非常寒冷,也非常潮濕,而北方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很幹燥,這兩種寒冷根本就是兩回事。北方士卒無法適應,很多人凍死凍傷。由於我們準備不足,再加上兵力不夠,另外徐州軍在陶謙的指揮下也是據城死守,誓不投降,兗州軍的第一次攻擊遂告失敗。”

“第二年曹操再度攻擊徐州,這時我們已經從第一次的攻擊中得到了很多教訓,準備充分,時間又選擇在夏天,所以這次攻擊非常順利。如果不是呂布大人、張邈大人帶著我們及時攻打兗州,曹操肯定能擊敗陶謙拿下徐州。”

“曹操自穩定兗州後,一直和劉備結盟,再也沒有找借口出兵攻打徐州,這和他喪失了攻克徐州的信心有很大關系。”

“如今我們要想打徐州,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要有足夠的步卒大軍。在徐州戰場上,因為地形原因,主要是攻城拔寨,鐵騎很難發揮作用,所以需要足夠多的步卒大軍,以加快攻擊速度。二是攻擊時間最好選擇在夏天。江淮一帶除了冬天深入骨髓的寒冷北方士卒無法適應外,還有就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天氣。這種天氣雨水密集,空氣潮濕,百物黴爛,所以又叫‘黴雨’。士卒們遇到梅雨天氣,不但無法打仗,更會因為水土不服大量減員,軍心容易渙散,埋下失敗的隱憂。”

“目前我們的步卒大軍一部分在河東戰場,一部分在河內、河南和豫州戰場,能攻擊徐州的只有臧霸、高順、徐晃和張遼的大軍。而這四營大軍中,除了部分從俘虜轉過來的南方士卒外,大部分都是北方士卒。所以要想南下打徐州,我們不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還要集結更多的步卒大軍。但是,等到了夏天,青、兗兩州穩定後,關中戰場已經開始打仗了。朝廷今年的財賦最多只能供應一個戰場,因此,大將軍今年是不可能南下打徐州了。至於明年,關中攻克以後,大將軍又要率軍攻打洛陽,更不可能南下徐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