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63節(第3/6頁)

“活到九十歲?這世上有幾個人能活到九十歲?”鮮於輔搖手笑道,“不要說活到九十歲,就是活到六十歲也是高壽啊。大漢中興的那一天,我們是肯定看不到了,下一代還差不多。”接著他手指李弘,“說點正經的,這幾年你要留在中原,那就把小雪夫人留在身邊吧。她的確太孤單了,而且她身體也不是很好,一旦出點什麽事,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李弘點點頭,“看到她眼睛裏的悲傷,我也很心痛。你說的不錯,我聽你的,把她留在身邊,讓她過得高興一點。”

第四天黎明前夕,鮮於銀、李溯、公孫續、樓麓、射纓彤、射虎、鹿歡洋等率軍趕到。至此,南下七萬胡騎全部到達。

當天晚上,李弘辭別長公主,率軍南下黑山。

傅幹奉命趕到黎陽,在黎陽渡口到長壽津之間幾十裏長的河面上架設十座船橋。

****

八月二十六,浚儀城。

劉表和曹操緊急召集荊州軍、兗州軍、徐州軍各路統軍大將於浚儀城軍議。

蒯越在軍議上詳細分析了當前戰局,嚴厲抨擊了袁紹遲延不戰之策,要求諸將以社稷為重,齊心協力,乘著北疆軍正在撤離戰場之際,奮勇殺敵。

諸將情緒激昂,士氣極為高漲。

蒯越接著做了攻擊部署。除了劉表、劉磐、文聘率軍堅守在曲遇聚和浚儀一線外,其余大軍即刻北上,以將近八萬多人的兵力攻擊封丘一線,意圖殺過濟水河,奪取延津和酸棗,把北疆軍團團包圍在原武和陽武城一帶,逼迫袁紹揮軍渡過鴻溝水進行決戰。

曹操、劉表同時書告河內劉備,盡起所部大軍,從延津渡方向渡河攻擊,以牽制駐守於燕城和延津一線的北疆鐵騎,策應大軍奪取延津和酸棗。

同日,北疆軍顏良部撤到濟水河北岸,並迅速向封丘、烏巢和延津、酸棗兩地移動。

****

八月二十七,中牟。

北疆軍後撤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中牟袁紹處。袁紹隨即書告劉表、曹操,北疆軍正在分批後撤,但尚不能確定北疆軍是否已經決心撤出中原,所以請各部暫時不要盲目攻擊,以防遭到北疆軍的重擊。

這份書信剛剛送出去,劉表的書信就到了。劉表在書信中直言不諱地說道,北疆軍糧草被燒,軍心渙散,正是重創其主力的最佳時機,但大人為了保存實力,遲遲不願下達攻擊的命令。此等絕佳時機一旦錯過,讓北疆軍順利撤回河北,社稷將要遭受更多殺戮。我等本為大漢社稷而戰,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今大人既然不願戰,那我只好命令荊州將士獨自殺敵了。

袁紹勃然大怒。聯軍本是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損俱損,劉表竟在這個關鍵時刻擅自違抗軍令,獨自下令所部出戰,簡直不可思議。袁紹急告劉表,勸他冷靜一點,再耐心觀察幾天。聯軍糧草還能支撐半月,即使北疆軍確實糧盡而撤,我們依舊還有追擊滅敵的機會。

袁紹把這份信送出去後,一個人站在地圖前思考了很久。

北疆軍如果撤過延津、酸棗一線,聯軍即使全線追擊,也來不及了。在燕城和白馬一線,都是大平原,北疆軍的鐵騎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肆意沖殺,阻擋聯軍的追擊。劉表顯然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急於攻擊,想搶在北疆軍撤離延津、酸棗之前切斷北疆軍的退路,把北疆軍包圍在原武和陽武一帶,以便數路大軍同時展開圍攻。雖然這樣的決戰會給聯軍帶來巨大的損失,但對北疆軍來說,卻極有可能是全軍覆沒的命運。

如今劉表的軍隊已經殺了出去,曹操必定也是追隨者,聯軍將近一半的軍隊已經出戰,如果自己依舊按兵不動,那麽劉表要麽擊敗北疆軍獨占蓋世功勛,要麽被北疆軍擊敗,徹底斷送中原大戰。當然了,劉表主動出兵攻擊,絕不是只想著要重創北疆軍這麽簡單,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要脅逼自己出兵決戰,以消耗自己的實力,阻止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霸占中原,取得王霸之業的根基。

袁紹思前想後,知道自己這份信肯定無法阻擋劉表出兵,遂下令官渡戰場、河內戰場和封丘戰場各部,準備第二天展開攻擊。

****

八月二十八,濟水河,封丘城。

高覽看到叛軍浩浩蕩蕩地殺來,大為興奮,一邊急告陽武的張燕,一邊指揮軍隊迎戰。但一個時辰後,他就覺得不對了,叛軍好象把攻擊的重心放在封丘、烏巢一線,而不是官渡,看看城下黑壓壓的大軍就知道,叛軍這次用於攻擊的力量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料。

“急告張燕大人,我要援軍,要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