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50節(第4/5頁)

第二道防線被摧毀,根本原因是袁熙遵從了袁紹的命令,沒有在發現北疆軍主力移師北翼戰場,整個戰場形勢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及時調整兵力支援曹操,結果曹操只能收縮防守,把駐防濟水河兩岸的兵力調回了城內。這樣一來三陵亭方向的袁軍失去了側翼保護,被北疆軍抓住機會成功突破,聯軍的整個防線隨即崩潰。

但袁紹卻把罪責全部推給了曹操和劉備,他認為第二道防線被毀,是因為曹操和劉備為了保存實力急速撤軍引起的。他怒氣沖天,說要殺了曹操和劉備。

沮授不敢直言勸諫,只好小聲提醒他說,曹操和劉備的兵力折損較小,此刻我大軍已退守第三道防線,如果圍殺曹操、劉備,恐怕會引起大軍震蕩,導致第三道防線再度崩潰。

袁紹稍稍冷靜了一點。既然現在不能動曹操劉備,那這口氣就只能撒在田豐和袁熙頭上了。袁紹下令,立即抓捕袁熙,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把他暫時監禁於南陽宛城。

是否抓捕田豐,袁紹有些猶豫。因為袁熙離開中牟後,把指揮權交給了田豐。當時那種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田豐的處置是得當的。如果不是他果斷下令大軍撤守第三道防線,中牟現在已經丟了,而數萬大軍也被北疆軍圍在了浚儀和開封一線。唯獨可以指責田豐的地方,就是他未經自己的同意,擅自下令大軍撤退,但用這個理由抓捕田豐未免太牽強了。

想到前幾天收到的田豐書信,袁紹就氣不打一處來。田豐在信中公開指責他,就差沒有開口罵了。這個人在洛陽北寺獄大牢裏待了一陣後,火氣不見小,反而更大了。袁紹越想越氣,琢磨著找個什麽更好的理由把他押回洛陽去。

這時許攸回到了許昌,他一事無成,被余怒未息的袁紹劈頭蓋臉地臭罵了一頓。袁紹發泄了一番後,情緒稍微穩定了一點,和許攸商談中原戰場上的事。

許攸勸他立即趕到河南親自指揮。這次曹操、劉備因一己之私害得聯軍不得不棄守整條防線,下次他們兩個估計就要把河南拱手送給李弘了。另外,田豐這個人不能用了,要立刻把他抓起來送到洛陽去。許攸接著把田豐的家眷在冀州得到妥善照顧,其子在冀州巨鹿郡府任職一事告訴了袁紹。

“李弘請我帶話給田豐,說如果在洛陽待不下去了,可以回冀州,回去後李弘答應至少給他一個太守。”許攸冷聲說道,“我問李弘,那你們這幾年可有聯系。李弘說沒有。怎麽可能?洛陽許多冀州籍的官吏和家裏都有聯系,一年總有幾次書信來往。田豐雖然是洛陽的大吏,按規定不允許聯系其家人,但你知道他真的沒有聯系過嗎?如果沒有聯系,他怎麽對河北的新政那麽熟悉?而且他還三番兩次在大人面前,在我們面前說到河北新政的好處,這是什麽意思?不是明擺著嗎?以我看,這次大戰後,不論我們輸贏如何,田豐都要叛逃河北。他性命都難保了,他還待在洛陽幹什麽?難道他是白癡願意伸著脖子給你砍?田豐的才華我們有目共睹,再加上他曾救過李弘的命,他到了河北勢必會受到李弘的重用,到時我們會遇到一個強勁的對手。”

袁紹一聽火氣就大了,“傳令,把田豐抓起來,押到洛陽去。等我們打贏了這一仗,我要讓他好好看看,河北的新政到底有什麽高明之處?”

七月初,袁紹讓劉表、沮授坐鎮許昌,自己帶著逢紀、許攸、袁忠等人北上中牟。

到了中牟,袁紹也不進城,直接趕赴官渡前線巡視大軍。

蒯越、鄧義、辛評、高幹、辛毗、蔣奇、劉磐等軍政大吏出營相迎。

袁紹和眾人寒暄一番後,問辛評道:“曹丞相和劉車騎呢?生病了?”

辛評冷笑,“丞相和左車騎將軍自感無臉見你,帶著大軍駐紮在官渡西側的圃田澤附近,距離這裏大約十裏。”

“哦?”袁紹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為什麽不讓他們駐紮在官渡?”

“兩個小人而已。”辛評不屑地說道,“我和他們一起回到中牟後,元皓曾打算讓他們駐紮在官渡前線,但兩人異口同聲當場拒絕,非要另起一營,駐紮於圃田澤附近。原因很簡單,不外乎擔心我們把他們一口吃了。”

“他們駐紮在圃田澤就安全了?”袁紹臉顯怒氣,“看樣子,我要是請他們到官渡議事,他們也不會來了?”

“十有八九都不會來。”辛評點頭道,“曹洪帶一萬人南下豫州後,他們只有三萬人左右,但這次他們在原武和陽武損失很大,現在最多也只有兩萬多人,他們當然會有這種擔心。另外,元皓的事對他們震撼很大。”辛評看看袁紹,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