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44節(第3/4頁)

沮授的手一拳砸到地圖上的陳留城,“我們的反擊就從這裏開始。”

袁紹等人神情興奮,圍著地圖說個不停。尚書台的議事堂內不時付出很久沒有聽見的笑聲。

“我覺得李弘的攻擊之策沒什麽錯誤,畢竟他的實力不夠,在兵力上沒有絕對優勢。他要占據兗州,要阻擊我們的反攻,還要和我們決戰,以他現有的兵力,當然要扳著手指頭一個個數著用了。他能打到今天這個局面已經難能可貴了。”袁紹笑著對沮授說道,“換了你我,有這樣的魄力打這一仗嗎?”

“李弘如果在定陶和昌邑一帶把自己的主力損耗太大,尤其是步卒大軍,他到了浚儀、開封、陳留一帶就沒法打了。”逢紀指著地圖上陳留一帶的大小河流說道,“這裏大河大渠就有六個,汳水河,睢水河,浪湯渠,鴻溝水,陰溝水,渦河,再往前到了中牟一帶還有賈魯河,圃田澤。如果沒有和我們相差無幾的步卒大軍,他打到汳水河後,只能停步不前,等著我們去打他了,這樣李弘就失去了戰場主動。他選擇這種保守的攻擊之策看樣子也是無奈之舉。”

接著他感嘆地搖搖頭,“這頭豹子在大漠上無人可擋,但到了中原他就不行了。如今在正面戰場上,我們有六萬大軍。如果異度(蒯越)兄和孟玉(徐璆)兄能到,我們在浚儀、開封、雍丘一線就有將近十萬大軍。豹子哪裏擋得住啊?”

“我們現在沒有必要打他,把他擋在河南之外,拖在兗州境內就行了。”袁紹說道,“鑒於前年冀州大戰的教訓,我們還是保守一點好,免得損兵折將。”他指指沮授,對眾人說道,“剛才他說了北疆的劣勢,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北疆軍的劣勢越來越大。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大人難道不想利用眼前的有利局面,圍殲北疆軍主力?”王朗奇怪地問道,“荊州軍和汝南軍趕到戰場後,我們擁有兵力上的優勢。現在在正面戰場上,北疆軍的主力一部在攻打浚儀,一部在攻打開封。如果我們以一部兵力牽制和阻擊浚儀城下的北疆軍,以主力從開封、雍丘兩個方向包圍陳留,應該可以重創李弘,奪回陳留。”

“陳留對我們而言,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袁紹笑道,“在第二道防線沒有建立之前,我們希望利用陳留城的堅固遲滯北疆軍的攻擊速度,給我們在河南部署兵力爭取時間。但由於南北兩個側翼戰場的迅速形成,第二道防線已經牢固,陳留城的作用已經不明顯了。至於攻擊嘛,剛才我已經說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我們反攻的時間還沒到。現在就是拖,把李弘拖死,把北疆軍拖死。”

“要反攻,就要致命,就要把北疆軍打得一蹶不振,這樣我們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征伐河北,平定天下。”沮授長嘆道,“再這樣打下去,天下就算平定了,社稷也是一片廢墟了。所以此仗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把李弘徹底解決了。”

中路戰場上,由於雙方兵力接近,地形對北疆鐵騎又十分不利,短期內雙方誰都無法打破僵局,對峙的局面已經形成。

聯軍想把戰事一直拖下去,但北疆軍不會答應,他們急於打破僵局,迫使聯軍盡快決戰。為了早日形成決戰態勢,北疆軍在中路無法打開局面,攻擊重點隨即就會轉到兩個側翼戰場上。這兩個戰場上的北疆軍為了向中路主力大軍靠攏,同時也為了配合主力大軍打開僵持的局面,勢必要發動猛烈攻擊。

從當前的戰場形勢和雙方兵力部署來看,北疆軍的攻擊重點肯定是北面的側翼戰場。

顏良的軍隊如果突破燕城,殺到延津、酸棗一帶,將直接威脅河南。為了擋住顏良的攻擊,袁紹就要從第二道防線抽調兵力駐防於第三道防線,這樣戰場上的僵局就被打破了。聯軍可能就此全線後撤,死守滎陽、中牟一線。

目前北側戰場上有曹操劉備的四萬人馬,辛評高幹的一萬兵,總兵力有五萬人,擋住顏良的軍隊應該不成問題。但他們最擔心的不是兇悍的顏良,而是剛剛從定陶撤回來的曹操。曹操和劉備在兗州戰場上損兵折將了,但劉備還有徐州,還能東山再起,而曹操除了手上的那幾萬人馬,就一無所有了。面對顏良的攻擊,曹操的迎戰態度可想而知。換了誰,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老本徹底拼光。

曹操是丞相,他到了燕城後,他的官最大,軍隊最多,劉備辛評高幹都要聽他的指揮,他說撤退就撤退,其它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還有兵力北上支援燕城嗎?”袁紹憂心忡忡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