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32節(第4/5頁)

“沒有。”汗流浹背的信使累得幾乎趴在了馬背上,他一邊劇烈地喘息著,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劉大人說,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曹操心裏一松,右手用力一抖,展開了竹簡。

孟德兄此舉,無異自取滅亡。在昌邑已被占據,我屯兵於兩百裏外的薄縣、己氏一帶時,北疆軍還會留下多少鐵騎阻擊我大軍的進攻?如果北疆軍部署兩萬鐵騎於濟水河南部平原,那麽濟水河北岸,定陶城百裏範圍內,有將近八萬北疆軍陳兵相待。大人以不足四萬大軍直殺定陶,能救出定陶城內的軍隊嗎?

你我如果合兵一處,有六萬大軍,此時北疆軍要分兵駐守昌邑,要分兵圍攻定陶,用於正面阻擊我們的軍隊就顯得不足了,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我們不斷地向定陶推進,北疆軍無論是圍城打援,還是阻援打城,都會損失慘重,最後他們只能撤退。在這種情況下,北疆軍要想擊敗我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濟水河南部平原上的鐵騎全部調到定陶戰場上去。此時我的軍隊已經不在薄縣、己氏一帶,北疆軍根本用不著這麽多軍隊護守昌邑。

當雙方大軍都聚集到定陶戰場的時候,請丞相大人把目光投向昌邑,丞相大人肯定能發現擊敗北疆軍的機會。

昌邑兵力空虛,我們只要用一支萬人的軍隊即可奪回昌邑。

丟失昌邑,對北疆軍來說,意味著這場中原大戰提前結束了。

我們拿下昌邑,不僅僅可以從定陶的側翼打擊北疆軍,威脅北疆軍的糧道,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徐州軍隊聯手奪回東平、任城等郡國,讓北疆軍穩定兗州郡縣就地補充糧草輜重的計策徹底失敗,讓北疆軍在站穩兗州的基礎上奪取中原的夢想完全破滅。

北疆軍突聞昌邑失守,勢必要分兵救援,在顧此失彼之下,失敗是必然的。這樣一來,我們既救回了定陶城內的軍隊守住了定陶,又奪回了昌邑。北疆軍久戰無功之下,不得不撤兵河北,飲恨而歸。

為了能確保能奪取昌邑,我已急令彭城的簡雍和回援的張飛率部北上。

袁紹在送給我們的書信中,對北疆軍攻擊徐州的目的有精辟的分析和推斷。我認為他說得非常有道理。北疆軍攻擊徐州的目的不是為了占據徐州部分郡縣,它的目的是為了推進中原戰局的發展。所以不管關羽是否敗退到東海,甚至敗退到彭城,北疆軍最終都要從徐州迅速進入兗州,飛赴中原戰場。

如果高順、臧霸、管亥的軍隊從任城方向殺過來,不但可以確保兗州郡縣的穩定,也保證了北疆軍主力的推進。為了阻止這股北疆軍的攻擊,我遵從了朝廷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把徐州的其余軍隊調到中原戰場,以確保我們有足夠的兵力阻擊北疆軍。

他們的到來,恰好給了我們奪取昌邑的兵力。

簡雍有五千兵,張飛有一萬大軍。當他們在十天內趕到防東、單父一帶時,丞相大人可以帶五千人馬悄悄南下和他們會合。以兩萬大軍的兵力攻擊昌邑,是不是可以手到擒來?

曹操把劉備的書信翻來覆去地看了數遍,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冷峻。

“大人,劉大人有什麽十萬火急的事?”郭嘉小聲問道。

曹操把書信遞給郭嘉,然後翻身下馬,拿著馬鞭,一個人慢慢走在大道附近的草地上,低頭沉思。

曹洪、滿寵、任峻等人急忙圍到郭嘉的周圍,一起細看。良久,曹洪終於叫了一嗓子,“好計……”

幾個人走到曹操面前,神情喜悅,一掃剛才的憂郁和沮喪,說話的聲音都大了。

“劉大人此計如能成功,大人不但可以奪回兗州,更能為誅除叛逆振興社稷建下顯赫功勛。”任峻興奮地說道,“大人,此計可行啊。”

曹操停下腳步,擡頭看著湛藍的天空,久久不語。

“奉孝,此計成功的把握有幾成?”曹操忽然問道。

郭嘉想了片刻,“此計若得以實施,我們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了。”

曹操冷哼了一聲,再度問道:“幾成把握?”

“劉大人意在一箭雙雕。他畢竟是宗室大臣,我們不能不防。”郭嘉還是答非所問。曹洪、任峻等人突聞此語,臉上的笑意忽然就沒了。

“你是說半分把握都沒有?”曹操逼問道。

“對於劉表、劉備這些人來說,除了他們自己,別人在他們的心裏都是大漢叛逆。”郭嘉搖頭長嘆,“此計能否成功,關鍵不是我們,也不是北疆軍,而是劉備。”

曹操仰頭長嘆,神情痛苦不堪,“我怎樣才能逃過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