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30節(第3/3頁)

袁紹本想利用這個機會修改官制,把曹操的丞相給免了,但沮授勸阻了他。在朝中,很多名士大臣都是曹操的人,雖然目前迫於形勢,他們都和袁紹走得很近。但一旦擊敗了河北,重新奪回中原,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和袁紹反目成仇,調過頭來再去幫助曹操。因為在這些大臣們看來,袁紹獨掌權柄並不是什麽好事,畢竟“以袁代漢”的讖緯之言和“五德始終說”已經在各地流傳了數年。如果袁紹此次擊敗了李弘,功勛卓絕,將來極有可能走上篡逆之路。為防患於未然,幫助曹操制約和削弱袁紹是必然的事。

沮授為此建議袁紹在中原大戰沒有結束之前,還是維持原狀為好。要想盡快擊敗李弘,需上下同心。要想盡快平定天下穩定社稷,需削弱曹操、劉備、劉表等人的實力。中原大戰正是削弱曹操等人實力的最好機會,待曹操兵微將寡的時候,不要說朝中這些大臣,就是曹操自己,恐怕也要對大人俯首帖耳了。

袁紹接受了沮授的建議,把所有精力都投到了中原大戰上。在大戰期間,所有軍政大事皆由尚書台處理,朝中諸府皆遵從尚書台的命令。

沮授推薦王朗、華歆、鄭渾等各地名士入尚書台,並懇求袁紹赦免田豐,重新起用田豐。

袁紹婉言拒絕。沮授回府後,考慮再三,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書信,再度入夜拜訪袁紹。袁紹看完書信,想起這些年來田豐立下的汗馬功勞,又想到今日中原危機,終於同意了。他急令洛陽袁微,立即釋放田豐,讓其日夜兼程趕到許昌。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袁紹和尚書台的一幫大臣們日夜商量迎戰河北,擊敗北疆軍之策。

沮授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認為在先機盡失的情況下,要想同時解決河南戰場的顏良和在定陶、昌邑一線擋住李弘,根本不可能,兩個戰場必須放棄一個。沮授認為,荊州軍至今還沒有趕到穎川,東進聯合曹操、劉備救援定陶擋住李弘已經不可能,所以還是放棄定陶、昌邑,聯軍於封丘、陳留一線擋住北疆軍攻擊步伐為上策。

我們先聯合荊州軍,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河南戰場上的北疆軍,即使不能圍殲,也要把他們趕出河南。只要解決了河南戰場上的北疆軍後,我們就能騰出手來,全力準備決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