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22節(第2/3頁)

公孫度感激涕零,伏地再拜,“大將軍,下官和所有遼東將士指天發誓,只要一口氣在,當為大漢粉身碎骨,決不言退。”

“好。”李弘一躍而起,用力揮動雙臂,“待我平定中原,就給你提供糧草輜重,助你成就開疆大業。”

****

十月中,豫州,沛國蘄(qi)城。

當孫策、周瑜的大軍正在江夏和黃祖連番交戰的時候,袁術果斷從長江一線征調了近萬大軍趕到蘄城。他集結了三萬大軍,利用兗州軍和徐州軍在配合上的失誤,於十月初主動出擊,重創兗州軍,擊殺曹操手下大將徐翕、毛暉。

曹操、劉備後撤五十裏,屯兵睢水商議對策。此時已是深秋,冬天即將來臨,劉備建議撤軍。曹操考慮到大軍作戰時間太長,最近又敗了一場折了兩員大將士氣低迷,隨即同意了劉備的建議,杠算撤軍回到兗州。

就在這時,袁紹派人來了。

這次袁紹沒有要求曹操把天子送到洛陽,而是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袁紹建議曹操把天子送到穎川,以穎川的許昌為臨時都城。

豫州穎川郡和兗州的陳留郡交界,許昌城距離陳留郡的陳留城大約三百裏,距離洛陽大約五百裏。

袁紹這個建議很明顯,把天子放到一個兩人都無法挾持的地方,這樣他雖然無法獨霸皇權,但同時也讓曹操失去了強有力的依靠。

這是袁紹自袁術再建皇統後,第一次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袁紹不但承認曹操所建的皇統還大方地退了一步,這讓曹操驚疑不安。

袁紹在這個時候突然表明自己的態度,顯然和袁術擊敗曹操、劉備,兩人打算撤兵有很大關系。袁紹不希望兩人撤兵,但問題是,袁紹難道僅僅因為希望他們雙方繼續打下去,就斷然決定拋棄袁術?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袁紹承認了曹操所建的皇統,下一步就是和袁術分清界限,向天下宣布袁術是大漢叛逆,支持曹操、劉備攻擊袁術。袁紹把袁術逼上了絕路,袁術必定要奮起反擊,和曹操、劉備決一死戰。等到雙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袁紹可能要對中原下手。

如果袁紹想馬上拿下中原,那麽此刻的袁紹可能已經控制了荊州。曹操很疑惑。劉表在翼州大戰後,如此不堪一擊了?劉璋和孫策、周瑜三個小子先後攻擊荊州,在無意間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但這樣就把劉表打敗了?

袁紹假如控制了荊州,此時再設計把袁術逼上絕路,讓他纏住自己和自己打個兩敗俱傷,那中原真有可能轉瞬易主。

曹操隨即決定撤兵,打算對袁紹的建議不予理睬。

程昱、郭嘉等人極力勸阻。

現在撤軍,今年的仗就白打了。大人如果答應袁紹的要求,把天子送到許昌,那麽袁術就被袁紹拋棄了。沒有了袁紹的支援,袁術勢必陷入絕境,其內部的分裂不可避免。袁術內部大亂,擊敗袁術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拿下揚州的江北兩郡後,我們就把中原和江淮兩地連到了一起,將來我們在戰場上就能進退自如了。即使我們丟掉了中原,讓袁紹把中原搶去了,但憑借江淮之地和曹劉孫周之間的聯盟,我們依舊可以和李弘、袁紹爭霸天下。

現在袁紹勢大,河北因為北疆胡人叛亂短期內無力南下,此時袁紹如果占據了中原,極有可能篡立。袁紹一旦篡立,我們和袁紹之間的大戰就不可避免。河北在穩定了北疆後,則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乘勢南下。因此,為了防止袁紹篡立,我們還是及早答應袁紹,把天子送到許昌為好。這樣我們可以有效減緩袁紹篡立的腳步,給我們奪取揚州鞏固中原爭取足夠的時間。

郭嘉還假設了另外一種可能。

袁紹現在如果控制了荊州,他的實力已經暴增,我們不可能擋得住他攻占中原的腳步。失去了中原,我們怎麽辦?

和河北秘密結盟。

如果我們迫於袁紹的威脅把天子送到了許昌,我們手中沒了天子,我們就完全可以派人秘密北上,和河北結盟,利用河北的力量攻擊袁紹。等到河北與袁紹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我們則集結重兵出擊。這樣我們不但可拿回中原,更有可能拿到豫州。

大人實力驟增,袁紹卻實力巨損,他不得不向大人低頭,把皇統拱手歸還。另外,那時他還要看大人的臉色才能在關、洛一帶勉強生存。如此大人可據半壁江山,假以時日,大人可統率大軍,渡河北上平定河北,一統天下。

曹操仔細權衡利弊後,聽從了程昱等人的意見。為了確保此事萬無一失,曹操特意讓毛玠親赴洛陽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