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8節(第3/4頁)

徐榮很消沉,一直很黯然,他無法告訴李弘事情的本質,所以他避重就輕,把這場朝廷和河北之間的權力爭奪悄悄轉化為治國策略之爭。但最後他還是說了,誰能主掌權柄,誰就能利用自己的治國策略把大漢引向一個未知的方向。他其實沒有答案,他也不知道李弘是否願意交出權力,不知道李弘交出權力後大漢會走向何方。

未來的不確定讓所有辛辛苦苦打下河北的北疆大吏們感到了深深的恐懼。

“大將軍遲早都要交出六州四郡的軍政大權,這是一種必然,是河北穩定發展的必然,是大漢走向中興的必然。”李瑋很坦然地說道,“今日大漢的禍亂和當初州郡大吏權重割據一方有直接關系,所以大將軍和朝中大臣們意見一致,廢除了州牧,重設州刺史,限制州刺史的權力。”

“河北三州雖然沒有州牧,但有大將軍這個河北三州的實際控制者。早期朝廷需要大將軍督領河北三州,但現在朝廷穩定了,走上正軌了,大將軍手中的這個權力就要交出來了。這既是和朝廷的國策保持一致,也是中興大業發展的必要。”

“你早就看出來了?”李弘笑著問道,“所以你借口財賦緊缺,故意挑起事端,甚至不惜推波助瀾?”

“你總是離開晉陽,難道這還不能說明你心裏的真實想法?”李瑋也笑道,“大漢中興需要一個極具威信的天子和朝廷,而不是一個威震天下的大將軍。所以你總是離開晉陽,讓長公主和朝廷在毫無束縛的情況下迅速成熟,迅速建立無上的威望。你的目的達到了,但你想過這其中所蘊含的危險嗎?你這是拿大漢社稷開玩笑,你知道嗎?”

李弘笑笑,“長公主極力推行土斷和課租蔭戶之策,背後有沒有你的功勞?”

“當然有我的功勞。”李瑋得意地說道,“我是大司農,我當然要建議長公主竭盡全力挖掘河北的財賦。這個計策實施之後,對門閥富豪們的打擊是長久的,五年、十年之後,大漢的這些高門望族要想繼續輝煌下去,只有控制權柄,利用大漢中興後的國策調整,設法從這種長久的打擊中慢慢恢復過來。”

“所以,現在朝中大臣們最擔心的就是大將軍交出河北三州的軍政大權,繼續擁戴長公主,繼續重塑強悍的皇權。”

“不過,大將軍早就想交出河北三州的軍政大權了,而且,現在長公主公然越權,繞過大司馬大將軍府直接指揮郡縣,把大將軍逼到了一個不得不交權的境地。”李瑋看看李弘,笑著說道,“大將軍如果拒絕交權,長公主的皇權就要遭到制約和削弱,皇權的威望會急劇淪落,而徐榮、左彥、田豫就要遭到打擊,追隨他們的北疆其它官吏勢必要遭到清洗。這樣一來,天子、長公主和北疆大吏就兩敗俱傷,門閥富豪的勢力會趁機增漲。大將軍雖然保住了權力,卻有可能就此失去重振大漢的機會。”

“仲淵,這個主意如果是你獻給長公主的,我要考慮是不是把你發配到大漠去了。”李弘用力打了李瑋一拳,大聲笑道。

“長公主是個天才。”李瑋搖搖手,“先帝把自己最優秀的才智傳給了長公主,把自己最不好……”李瑋停了一下,覺得當著李弘的面說先帝的壞話實在不太好,“孝獻皇帝如果能像長公主一樣,那……”

“算了,過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李弘說道,“這兩年,長公主的變化太大了。”

“親自主政處理國事,肩上的擔子非常重,這可以把長公主所有的才智全部激發出來。”李瑋不以為然地說道,“換了一個人,主政兩年後,變化同樣很大。”

接著他繼續剛才所說的話題。

“朝中大臣們為了阻止皇權的無限膨脹,立即想出了一個應對之策,重修官制,改三公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讓你坐上丞相的位置。”

“這樣你交出河北三州的軍政大權後,實際上還是控制著河北三州,而且因為你特殊身份,長公主還不得不讓出奪去的部分相權。”

李弘搖頭輕笑,“你們花許多錢搞這個隆重的典禮,就是為了給我造勢,逼著長公主同意修改官制?”

李瑋笑著連連點頭,“這次門閥富豪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勢,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主動向你讓步、示好了。”

官制一旦修改,大將軍成了丞相,晉陽危機就全部解決。

大將軍成為丞相後,現在大司馬大將軍府的職權全部轉移到了丞相府,李弘的權力迅速增大。這是北疆大吏願意看到的最好結果,也是李瑋的最終目的。

長公主如願所償,逼迫李弘交出了六州四郡的軍政大權,不過她失去了自己所控制的相權,皇權也受到了很大制約。雖然新政還會繼續推行,但長公主已經不能為所欲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