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7章.風雷激蕩 第26節(第2/5頁)

這場大戰結束後,河北為了恢復元氣,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休養生息,而且還要風調雨順,不能再有任何的災患。但現在幽州有遼東叛亂,我們南下平叛的時間肯定要推遲。遼東叛亂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對河北影響太大。大漠上的胡族可能因此野心膨脹,他們會趁著我們南下中原的時候再生是非。邊塞胡人的叛亂如果此起彼伏,平定天下的大業將遭受嚴重打擊。

目前河北困難重重,我們即使打贏了這一仗,也無法改善河北的嚴峻形勢,也無法即刻南下平叛。

既然短期內不能南下中原,那我們就要遏制袁閥實力的增長,因此,我們必須要把曹操、劉表、劉備完整無缺地放回去。曹操等人的實力因這一仗而受損,這對袁紹、袁術來說是個占據中原和荊州的好機會。但曹操等人豈會甘心束手就縛?所以明年的中原戰火將會越燒越旺,我們只要坐山觀虎鬥,靜待形勢的發展,一旦時機成熟,即可南下平叛。

“你知道全殲叛軍對我的誘惑有多大嗎?你知道當我命令大軍放走叛軍的時候,我要承擔多大的阻力嗎?”李弘靜靜地聽完賈詡的勸說後,苦笑著問道。賈詡的這番見解李弘一清二楚。他打了十幾年的仗,讓他白白放棄這種機會其實很殘酷,但他現在肩負著重振社稷的重任,不能不考慮天下的形勢。

賈詡沉默不語。李弘的心情他理解,但現在時局的發展太難預測了,這一仗無論如何不能全殲叛軍。

誰能肯定袁氏兄弟不會聯手?誰能保證袁氏兄弟在面臨河北巨大威脅的情況下,還自相殘殺?以袁紹的才華,袁術的精明,他們兄弟兩人絕不會做出這種蠢事。一旦讓袁氏兄弟控制了黃河南部的七個州郡,憑河北的三州之力想力挽狂瀾簡直是癡人說夢。

但把曹操等人放回去,也就等於是放虎歸山。這些人回到中原後,大打出手是肯定的。但一旦河北大軍南下,這些人勢必要再次聯手。將來的平叛大戰,河北大軍所遭受的損失肯定比現在要大上數倍。

把曹操等人放回去的後果,人人都能預測得到,但把曹操等人全殲後的後果,卻不是人人都能預測得到。或者說,因為曹操等人已經被放回去了,這種預測已經沒有任何事實可以驗證了,而這,正是李弘極其擔心的原因。

大將軍明明能全殲叛軍,明明能大獲全勝,卻堅決放棄,為什麽?

有些人可能認為大將軍根本沒有重振大漢之意。大將軍放走曹操等人的目的就是想割據河北成就自己的王霸之業,這會讓某些人更加堅定地認為大將軍有篡逆之心。

有些人可能認為大將軍無能,白白放棄了一個迅速平定天下的機會。大將軍的威信可能會受到質疑和挑戰。

由此引出的後果就是大將軍的信任危機。

大將軍雖然有軍事決策權,但他一直沒有獨享這個權力。他一直把所有的軍事決策都上奏天子和朝廷,在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批準後他才實施。這是他力圖得到天子和朝廷信任的努力之一,他堅定地認為只有天子、朝廷和朝廷中的大臣們互相信任,齊心協力,才能完成中興大業。

大將軍不想因為這一仗破壞了這種信任,繼而影響到中興大業。

大帳中的燭火在輕輕地跳動,兩個靜止的人影隨著燭火的搖曳忽明忽暗,就象他們現在的心情一樣,沉重而晦暗。

“大將軍當初力主渡河南下,在外線作戰,是不是就想避免這種麻煩?”

李弘低著頭,苦笑不語。

賈詡看看手上的奏疏,“大將軍,你看這份奏疏要不要重新寫?”

李弘搖了搖手,“不要寫了。這種事,說不清的。”

“大將軍,長公主……”

“殿下一個人信任我,有什麽用?”李弘指指自己的胸口,“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拯救社稷,所以我們需要天子和朝廷,需要官吏和軍隊,需要所有人的忠誠和信任。”

賈詡敬佩地看著李弘,無話可說。自從跟在李弘身邊後,賈詡馬上就知道了董卓失敗的原因。李弘和董卓都是武人,但李弘信任自己身邊的人,他固執地認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眾人努力的結果,他只是這眾人中間的一個。他就象一個普通的士卒,兢兢業業地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董卓和李弘恰恰相反,他認為自己就是主宰,結果他失敗了。

“大將軍,你認為曹操是怎樣一個人?”

李弘剛想回答賈詡,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驀然想到了什麽。他伸手拍拍賈詡,笑著說道:“曹操能在四戰之地的中原立足,可見他比我厲害,比袁紹厲害,他一定能逃出我們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