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7章.風雷激蕩 第16節(第3/5頁)

“我們的關鍵是如何在避免損失的情況下,順利打到鄴城,同時又能讓曹操的中路大軍全軍覆沒或者損失慘重,一蹶不振。”袁紹中指輕扣案幾,若有所思地說道,“諸位大人可有妙策?”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讓李弘從西路戰場抽調重兵參加中路戰場的決戰。這樣西路戰場上北疆軍的兵力少了,他們只有撤到鄴城堅守,我們隨即可以殺到鄴城,完成對曹操的承諾。而中路戰場上北疆軍的兵力大增,曹操即使有八萬五千人,他也打不過李弘。”逢紀笑眯眯地說道,“只是,就算大人當面告訴李弘我幫你打曹操,李弘也決不會相信這世上還有如此好事。”

大帳內響起一片笑聲。

“用什麽辦法才能讓李弘從西路戰場上抽調兵力?”袁紹笑著問道。

眾人無策。

袁紹把六萬大軍擺在這裏,李弘就是白癡,他也不會貿然從西路戰場上抽調兵力。只有擋住了袁紹,北疆軍才能放心的和曹操決戰。決戰之後,北疆軍即使打贏了,也是傷痕累累。這時候北疆軍首要之務就是增兵西路戰場,以防袁紹趁機攻擊冀州,所以這裏無計可施。

“你們看,我們是不是利用一下張揚?”袁紹問道。

田豐等人互相看看,誰都沒有說話。

“你們不要誤會了我的意思。”袁紹搖搖手,“雖然張揚和呂布見了面,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張揚的信任。張揚的性格我了解,他的為人你們也知道,即使呂布對他有救命之恩,他也決不會背叛我,這一點自信我還是有的。”

袁紹從案幾上拿起了一卷竹簡。“這是張揚給我的書信。他已經把會見呂布的事告訴了我,並懇求我派人到洹水河接替他統領軍隊,他願意回河內督運糧草。”

“這個詐降計未必奏效。”郭圖想了一下說道,“呂布雖然是北疆人,但他在河北勢力小,李弘不會信任他。這種關系到河北存亡的大事,李弘勢必會小心謹慎,不會輕易相信張揚的話。”

“但李弘一貫兵行險著,為了能迅速擊敗曹操,他可能會冒險。”辛評說道,“如果他兵退鄴城,用兩萬人堅守,我們短時間內肯定拿不下。這是萬無一失之策,他為什麽不敢冒險?”

“兵退鄴城,對河北來說,影響太大,會讓河北百姓人心惶惶。”田豐沉吟良久,緩緩說道,“除非萬不得已,或者李弘有絕對取勝把握,否則他不會兵退鄴城。”他看看袁紹,“要做就徹底一點,把張揚逼反。”

“逼反張揚?”袁紹吃驚地望著田豐,“這不行。”

“詐降之計,漏洞太大,一旦被人識破,反而適得其反,只有逼反張揚才能取信李弘。”田豐堅決說道,“張揚詐降之後,大人當真還能象過去那樣信任他?大人還會把河內全部托付於他?大人恐怕不敢了吧?”

袁紹眼裏驀然露出一絲惱怒之色。

“大人,田大人此計,我看倒是萬無一失。”辛評拱手勸道,“和大人的霸業相比,一個張揚算得了什麽?象張揚這種人在大人帳下比比皆是,隨便找一個都比張揚強。說句實話,張揚此人性格太過懦弱,難當大事,將來遲早要給大人帶來麻煩,還不如趁此機會把他趕到河北去,也算是給大人免除了一件禍事。”

袁紹氣得一掌拍到案幾上,嘴唇抖了半天,卻終究沒能罵出來,“這事你去辦。”

****

六月上,晉陽。

大將軍李弘把最新戰況和有關退敵之策上奏朝廷。

長公主召集太傅蔡邕、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劉和、前將軍代領大司馬事鮮於輔、尚書令張範五位大臣緊急議事。

尚書令張範率先趕到,並呈奏了一封密信。長公主看完之後,臉顯猶豫之色,“大將軍既然否定了此計,我們……”

“大將軍有大將軍的想法,他不采納此計是因為大將軍光明磊落,不願行此宵小之事。但此計顯然有利於大將軍擊敗叛軍,所以臣覺得殿下還是應該采納此計。大將軍不願做的事,臣可以去做。”

“你?”長公主嬌笑道,“你才不會去做。你是不是打算去找皇甫酈?”

張範略顯詫異。“殿下不說,我倒真沒想起來。此人非常合適。皇甫嵩大人之死,和馬騰有直接關系,皇甫酈肯定想報仇。讓皇甫酈書告關中族人散布謠言,絕對可以置馬騰於死地。”

“他三年服喪之期未滿,你去打擾他,是不是不太好?”長公主輕蹙眉頭,擔心地說道,“另外,此事如果讓大將軍知道了,他可能會不高興,還是等一下讓諸位大人議議吧。”接著她又看看手中密信,“傅幹報仇心切,做事也不考慮周全,太冒失了。此事不要伸張,免得大將軍將來怪責傅幹。以後大將軍問起來,一推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