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29節(第2/5頁)

“顯然,三位大人可能想利用長公主鏟除朝廷上所有可能對中興大業不利的勢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激怒長公主,現在看來,他們好象做到了。”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他們這麽做,雖然可以鏟除一些勢力,但也會讓長公主的勢力迅速膨脹。公卿大臣經此兩次更換後,朝堂上的大臣們有很大一部分將是長公主的人。”余鵬望著李弘,一字一句地說道,“大將軍,你不要忘記了,原北疆大吏有很大一部分是士人,是各門閥大儒的門生弟子,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更忠誠於長公主。另外,北疆的部分武人和士人,也已經成為朝堂上各大勢力的一部分了。”

李弘已經明白了余鵬的意思。

“大將軍,如果你現在回去,把關在廷尉府內的人一殺,或者你來不及趕回去,他們已經被長公主下令殺了。那麽,朝廷會是一種什麽局面?”

“朝廷大臣中,原北疆大吏和長公主的人各據一半。長公主控制了天子和中朝,權柄要遠遠大於外朝,外朝權柄再次受到削弱。”

“大將軍再看看外朝。外朝一半是北疆的文武大吏,一半是長公主或者親近於長公主的人。”

“大將軍再看看外朝這一半北疆文武大吏。鮮於輔、徐榮、李瑋、張燕四位大人已經走上朝堂。他們的勢力經過晉陽謀反案後,已經開始獨立擴張,而這種擴張正是天子和長公主所需要的,也是那部分親近長公主的大臣所需要的,同時也是北疆這四位大臣所需要的。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分散和制約大將軍。”

余鵬面色沉重地看著李弘,苦笑道:“如果事情被我們猜中,如果朝中大臣在大將軍趕回晉陽之前被殺了,那麽,大將軍的權勢將受到嚴重制約。無論是朝堂還是軍隊,大將軍的權勢都將受到制約。”

帳中一時悄無聲息。

李弘低頭想了很長時間,忽然他指著余鵬問道:“你的意思是,權柄繼續制衡?”

“對,權柄必須要制衡,這是維持朝堂正常運作的基礎。今日晉陽危局,就是因為長公主的權勢無人可以控制。其危害之大,大將軍已經看到了。朝中勢力任何一方獨大,尤其是長公主的權勢獨大,對大將軍,對北疆,對中興大業肯定是一場災難。”

“天子和長公主,北疆大吏和朝廷其它幾方勢力之間必須要制衡。只有這樣,大將軍的權勢才能得到維持和保證。”

“尤其是北疆文武,他們只有受到制約和威脅,才會和大將軍緊緊地站在一起。這個制約和威脅,既要來自於天子和長公主,也要來自朝中各方勢力。北疆的內部穩固了,天子和長公主的勢力就受到了制約和威脅,他們就無法獨攬權柄。朝中其它勢力因為同時受到了天子、長公主以及北疆勢力的威脅,尤其此次遭受重擊後,他們為了生存,只有抱成一團,力求權力制衡。只有權柄得到合理制衡,他們才有生存的機會。他們再也不敢主動挑起事端,打破這種平衡了。”

“另外,大將軍,你不要忘記了,將來北疆的文武大吏都是功勛顯赫之臣,這部分人如果沒有制約和壓力,在天子和長公主的刻意培養下,許多人會漸漸遠離大將軍,甚至會抗衡和代替大將軍。”余鵬躬身說道,“北疆軍裏的派系太復雜,原北疆軍大將一旦在朝堂上形成勢力,大將軍就很難直接控制北疆軍的各部將領了。大將軍,這個隱患對河北的危害,對中興大業的危害,要遠遠大於朝堂上各派勢力之間的權力紛爭。”

“伯翰,按你這種推測,晉陽的危局,難道是長公主和趙岐、劉和、鮮於輔、李瑋等人故意造成的?”燕無畏遲疑著問道,“長公主很年輕,在北疆待這麽多年,她對大將軍非常了解,她會這麽處心積慮地算計大將軍?鮮於輔、徐榮、李瑋等人都是追隨大將軍多年的兄弟,他們會為了自己的權勢,而置大將軍的安危於不顧?”

“長公主是怎麽想的,我們不知道,但從這次天子把她嫁出去,她反應異常激烈來看,她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柄。至於晉陽危局的形成,我估計不是出於長公主的本意,而是被人利用了。”余鵬略加沉吟後說道,“鮮於輔等幾位大臣當然不會置大將軍的安危於不顧。他們正是想讓大將軍獨攬權柄,才故意默許和縱容長公主任用麴義、楊鳳主審此案。他們之所以要違法大將軍的命令,可能是長公主和天子之間的爭鬥,讓他們感覺到河北岌岌可危了,所以才行此下策。”

“我所說的幾位大臣權勢擴張可能對大將軍不利的話,那是將來的事,這也是大將軍把他們推上朝堂的必然後果。當然了,大將軍這次如果能讓朝廷重新恢復權柄制衡,幾位大臣的這種權勢擴張對大將軍就有好處,北疆的權勢就更大了,我們在朝堂上說話的份量也就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