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26節(第2/5頁)

長公主轉頭看看張燕。張燕點點頭,指著張震說道:“張大人,你率軍在此列陣相候。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擅自進城。”

張震躬身答應。

“秦大人,帶上兩百精銳,護衛長公主進城。”

泰誼答應一聲,大手用力一揮,五十鐵騎縱馬沖向了城門,先行前導。

長公主擡頭看看城樓上高高飄揚的大纛,輕輕嘆了一口氣,“我這麽做,大將軍會怪我嗎?”

張燕笑笑,低聲說道:“殿下,大將軍也好,我們也好,活著只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中興大漢,讓大漢的百姓能夠安安穩穩地活下去。”張燕用手中的馬鞭戳了戳自己的胸口,“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信念,什麽事都可以幹。”

長公主咬咬牙,猛地一鞭抽下,“走,我們進城。”

司隸校尉府。

大司徒張溫、大司空楊彪、太常蔡邕、宗正崔烈、少府袁滂、光祿勛鮮於輔、衛尉徐榮、大司農李瑋等十幾位朝廷重臣跪倒在司隸校尉府的大堂上,誰都不敢說話。

長公主一身戎裝,長發披散,端坐在案幾後面,神色冷峻。

長公主府長史劉放卷起手中的竹簡,看看堂中的大臣,緩緩說道:“太原王家的歷代先祖雖然為大漢屢建功勛,但後人不肖,行此謀逆之事,罪不容誅,因此……”

“殿下……”張溫猛地擡起頭來,大聲奏道,“此事別有緣由,罪不在王家啊,請長公主三思。”

“你知道?”長公主怒目而視,顫聲問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告訴我?你身為三公大臣,應該知道這事的輕重,你為什麽隱瞞不報?”

“殿下,臣雖有耳聞,但未經證實,臣怎敢以猜忌之言稟奏殿下?”張溫急忙辯解道。

“你……”長公主翻身躍起,手指張溫和堂上眾臣,憤怒地問道,“你們是不是都有耳聞?”

大臣們有的趴在地上不敢正視長公主,有的顯得非常吃驚。

這事的確有人知道。張溫遣走王晨後,當天晚上就私下召集了崔烈、袁滂、丁宮等人緊急議事。

天子這一手讓他們措手不及。把長公主嫁給王家,長公主的權勢隨即和北疆門閥的權勢相結合,北疆門閥水漲船高,權勢激增,這會嚴重傷害大將軍和北疆武人的利益,繼而會引發新一輪的朝廷動蕩。

北疆大吏相互鬥起來了,獲利的自然是天子和長安舊臣。這種局面大將軍不願意看到,河北大吏們也不願意看到,所以張溫和大臣們仔細商議之後,拿出了兩個應對之策。一是立即讓大將軍返回晉陽,穩定局面。二是盡快利用各種關系勸諫和阻撓天子,拖延或者迫使他暫時放棄做出這種極度不明智的決定。

張溫一再告誡這些大臣,此事不能泄漏,尤其不能告訴長公主,以免長公主和天子的矛盾驟然激化,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長公主自從天子到了河東後,情緒越來越暴躁,行事也越來越乖張。這可能和她年紀的增長,和她身上承擔壓力的過重,和她對大將軍那種痛苦的愛戀有關。她今天的身份和權勢決定了她不是一個女人,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長公主,而是中興大漢的一股重要力量。這股力量是大漢的,是皇室的,也是她自己的,她不能給予別人,也不能讓別人得到。她的命運從先帝把他送出洛陽那一刻起,似乎就已經注定了。她雖然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誰能幫助她?誰會給她這個機會?

另外,凡大將軍一系的人,也不能透露分毫。

長公主十歲到了北疆,在北疆文武大吏的呵護下長大,在這些人的眼中,她既是美麗的長公主,也是不可褻瀆的皇權。北疆這幾年能夠如履薄冰地挺過來,很多時候得益於長公主這種高貴的身份。比如張溫、馬日磾、鄭玄這些人之所以留在北疆,幫助北疆,不是因為大將軍的武力強悍,而是因為長公主所代表的大漢皇權。張溫等人不是為大將軍效力,而是為大漢效力。北疆很多文武大吏對此非常清楚,長公主一旦出嫁,她所代表的皇權也就消失了,這是北疆不能容忍的。所以此事一旦泄漏,無論是出於對長公主的尊崇,還是出於大將軍的囑咐,他們都會告知長公主,幫助長公主迅速解決此事。

然而,張溫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天子已經急不可耐了。

張溫的失策,最終導致晉陽局勢全面失控。

“你們知道我為什麽連夜出城,趕到龍山大營嗎?”長公主指著鮮於輔、徐榮、呂布、李瑋說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麽要舍近求遠?要帶著一萬鐵騎陳兵西城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