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5章.勢如破竹 第9節(第2/4頁)

張燕急召周華帶著金尚和兩千將士返回東武陽。

毛玠留在邯鄲積極奔走,希望河北能把東郡的八個縣還給兗州。張燕先還客氣,等金尚、周華返回東武陽後,立即派人把毛玠強行送過了黃河。張燕書告曹操,大將軍督領六州四郡,此事如果沒有他首肯,我豈敢答應?這八個縣我暫時代理了。

張燕以為曹操定會勃然大怒,要率軍攻擊,誰料想曹操再次派毛玠到了邯鄲,還帶了不少禮物,其中最重要的一份禮物卻是冀州幾個門閥世家邀約曹操、張邈攻擊冀州的信件。毛玠笑眯眯地告訴張燕,兗州這幾年天災人禍接連不斷,流民非常多。許多流民無法生存,只好渡河趕到黃河北岸,希望河北能給他們一條生路。東郡的八個縣和渡河北上的流民就拜托河北了。

張燕送走毛玠後,非常疑惑,急忙召集荀攸、李瑋、朱穆等人商量,但大家都猜不透曹操的用意。

張燕書告李弘,此時袁紹正在和我們刀槍相見,作為袁紹盟友的曹操不但上書天子表示尊奉之意,還和我們眉來眼去的,他想幹什麽?要和袁紹對著幹?以他目前的實力和袁紹對著幹,似乎略顯不足。

張燕沒有過多思考兗州的事,而是立即對冀州門閥世家下手了,他一夜之間抓了冀州七個門閥世家的家主,其中就有前執金吾甄舉。

五月底的時候,李弘突然接到了麴義的急書。太傅劉虞傷勢復發,隨時可能逝去。太傅大人極為想念大將軍,請大將軍日夜兼程,急速趕到居庸關。

李弘大驚,急忙稟奏長公主,讓她立即北上,自己帶著黑豹義從,連夜向居庸關飛馳而去。

****

大漢國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六月。

六月上,居庸關。

李弘跪倒於劉虞榻前,握著劉虞幹瘦的手,悲痛至極。

過去的一幕幕霎時掠過他的腦海,讓他強烈感受到這位老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他象父親一樣,始終呵護著自己。今天,這位老人要離開人世,離開自己了。李弘心如刀絞,淚水悄然模糊了雙眼。

“大人……”

劉虞望著李弘,高興地笑了起來,他嘶啞著聲音,吃力地說道:“子民,我要死了,臨死前能看到你,我很高興。”

“大人……”李弘哽咽難語。

“我死了,對你來說,是件好事,你可以放開手腳,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了。”劉虞嘆了口氣,“你心裏怎麽想的,我有數,但你太年輕,又是個武人,我不放心啊。”

“中興需要強大的武力,今日的大漢只有你才有中興大漢的武力。”劉虞用力握緊李弘的大手,努力擡起半邊身子,“我相信你能重振大漢,我也相信你的忠誠,但中興的路非常艱難,非常漫長,你能始終如一的忠誠大漢嗎?”

“大人,我發誓……”

劉虞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心滿意足地重新躺倒,有氣無力地說道:“我對不起先帝,對不起他啊。我想西進勤王,我想重振社稷,但我做不到。我盡力了,到了九泉下,先帝應該原諒我的無能。”

“子民,我不應該抓著幽州的軍政不放,我更不應該讓公孫瓚率軍南下。子民,你要理解我,人老了,都怕死,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我也一樣,我有家小,有親朋好友,有私心,結果我害了大漢,害了你,更害了公孫瓚。”

李弘黯然魂傷,低頭不語。

“公孫瓚是個好人,他正直、剛烈、嫉惡如仇,他為大漢戍守邊疆十幾年,曾數十次擊退胡人的入侵,平定胡人的叛亂,功勛顯赫。”劉虞轉頭望著李弘,非常試懇地說道,“你不要殺他,你答應我。”

李弘咬咬牙,沒有說話。這個時候,他恨不得把公孫瓚大卸八塊。

“公孫瓚絕不是暗藏禍心的亂臣賊子,更不是一個奸詐小人,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好勇鬥狠的武夫。”劉虞低聲說道,“我和公孫瓚之間的矛盾,不是私人恩怨,這一點你務必弄清楚。”

“公孫瓚最反對我招撫胡人,你知道為什麽嗎?他從小在遼西長大,親眼目睹胡人入侵我大漢,蹂躪我大漢,淩辱我大漢。胡人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他恨胡人,他和胡人之間有血海深仇。燃燒在他心裏的仇恨掩蓋了他的理智,所以他反對我招撫胡人。

“我們之間的矛盾由此而起,我理解他,一直忍讓克制。後來形勢變化了,我無法控制他了,所以才有去年的冀州之禍,今年的幽州之災。但公孫瓚罪不至死,他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和你的推波助瀾有莫大的關系。”

李弘心裏暗自一顫,臉顯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