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25節(第2/5頁)

李傕、郭汜、樊稠不敢得罪徐榮,一口答應了。給一點是一點,總比不給好。朝廷早在九月的時候就向關東和各地州郡派出了催繳賦稅的特使,但石沉大海,連那些特使都渺無音訊了。

至於徐榮提出聯手攻擊關東一事,李傕委婉的拒絕了。關中不穩,大軍實力不濟,平叛重任還是由大將軍一力承擔吧。

李傕明白徐榮的用意。徐榮要打關東,但又怕自己從背後打他,所以要得到自己的承諾。李傕對陳衛說,你回去告訴徐大人,只要他保證楊鳳和張白騎的大軍不進關中,我就絕不走出潼關。

陳衛滿意而去,接著韓遂的特使就到了,韓遂催要朝廷當初答應調撥給西涼的賑濟錢糧。

李傕等人愁眉不展,請三公大臣同議。楊彪提出再派大臣攜帶天子聖旨和符節出關中,安撫各地州郡,催要賦稅。李傕嗤之以鼻。如今天子威儀盡失,皇權形同虛設,各地州郡紛紛擁兵自重。朝廷就是個擺設。現在不要說派大臣出關招撫,就是天子親自出關招撫,估計也是處處碰壁。

皇甫嵩仰天長嘆,無奈說道:“如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益州。我看,派益州牧劉大人的兒子攜帶天子聖旨,速速南下蜀郡。”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喜訊,荊州刺史劉表的功曹從事蒯鵬到了長安。劉表在奏章中說,自己尊奉天子和朝廷。荊州上繳朝廷的賦稅正在運往關中的路上,年底就能送達長安。

劉表的奏章給了長安一個巨大的驚喜。天子隨即下旨,拜劉表為鎮南將軍,領荊州牧,成武侯。

天子又下旨轉拜皇甫嵩為太傅,讓皇甫嵩和太仆朱俊兩人攜符節出關,招撫各地州郡。奉車都尉劉璋攜聖旨急赴益州。

徐榮在給李弘的書信中說,劉表的突然歸順,肯定得到了袁紹的支持。如果沒有袁紹的同意,劉表這麽做就是背叛,而且會遭到袁紹的攻擊。現在南陽控制在袁紹手上,劉表也無法把錢糧送到長安。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袁紹的策略發生了某些變化,他是不是不再堅持重建皇統之議?如果袁紹不再堅持重建皇統,他會重新得到持有不同意見的各地州郡的支持,他的實力發展會更快,這對河北顯然不利。

還有就是皇甫嵩和朱俊持符節出關招撫的事。劉表突然獻表,尊奉天子並主動上繳賦稅。這讓長安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對穩定社稷盲目樂觀起來。李傕隨即趁著這次機會把皇甫嵩和朱俊趕出了長安,他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完全把持權柄了。但他就不想想,沒有了皇甫嵩、朱俊的震懾和斡旋,長安的大臣們馬上就會和他們發生激烈的沖突,沖突之後就是兵變,就是叛亂,關中形勢越來越險惡了。

徐榮還提到了一件讓李弘十分擔憂的事。

如果關中持續混亂,對西涼的穩定和發展十分不利。這個時候,韓遂和馬騰極有可能攻擊關中。占據了關東,也就解決了西涼的貧困,韓遂和馬騰當然願意冒這個險。但天子和朝廷在長安,我們不會坐視不理。為了牽制我們的兵力,阻止我們攻打關中,他們會不會秘密聯系袁紹?

徐榮的建議是,為了天子的安全,我們應該主動聯系韓遂和馬騰,伺機進攻關中,救出天子。如果能占據關中,把關中和北疆聯為一體,我們定能早日穩定社稷。

李弘考慮良久,又和三府大吏仔細商議了一下,最後給了徐榮一個“見機行事”的答復,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

子烈兄的考慮非常周全,北疆軍如能早日攻占關中,救出天子,對中興社稷大業極有助益。但我們想到的,袁紹也會想到。如今袁紹占據了南陽,已經兵臨武關,只要他能打下武關,他的大軍就可以直殺長安。如果袁紹把關中、關西、關東聯為一體,他的實力之強,甚至超過了我們。所以我估計他在穩定了關東後,會把注意力迅速轉移到關中。

袁紹一貫堅持重建皇統,他只有重建皇統才能徹底根除袁閥的滅族之禍。袁紹如果先於我們攻占關中,天子的命運可想而知,因此,我們能否攻占關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袁紹占據關中。關中被李傕占據也好,被韓遂占據也好,天子都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關中一旦被袁紹占據,天子必死。天子在今天這種情況下死去,大漢再也沒有挽救的可能。

過去董卓在的時候,我們曾經說過,為了改制的成功,我們要刻意推遲勒王的時間。但如今董卓死了,袁紹占據了關東,這句話也就作廢了,我們現在必須要盡可能早日勤王。但時機如何選擇,由子烈兄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