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6節(第2/3頁)

張邈拒絕了,說這個兗州牧還是你來幹吧。他也不隱瞞曹操,說自己打算到揚州去。如果自己占據了揚州,曹操在兗州,再加上徐州的陶謙,三州結盟,互為犄角,這樣就能牽制袁紹,抗衡李弘了。

目前我們還不能肯定董卓被殺的消息是真的,但假如這個消息是真的,我們可以率先響應天子和朝廷,給天子和朝廷以強有力的支持。如果此時袁紹還執迷不悟,堅決要重建皇統,拒不尊奉天子,那麽我們就聯合李弘先打袁紹,把天子和朝廷迎回洛陽。

至於李弘,如果他願意放棄兵權去戍守邊疆,那是本朝的幸事,天下可以自此安定下來。但假如他不願意,那這仗還有的打。不過他只有北疆和冀州兩地,叛亂得越快,死得就越早。

曹操吃驚地說:“孟卓兄,如果你要入主揚州,趕快南下,因為袁紹已經急書九江太守陳溫,讓他代領揚州刺史了。”

張邈胸有成竹,一點也不著急。“我早已派人南下,我弟弟廣陵太守張超也親自趕到了九江郡,只待揚州那邊諸事辦妥,我就南下。”

在陳留太守張邈和濟北相鮑信的鼎力支持下,再加上兗州府從事劉翊、毛玠、陳宮、戲志才、王必等人的大力幫助,曹操非常順利地暫時代領了兗州牧。

任城相鄭遂、濟陰太守吳資、山陽郡太守袁遺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在袁紹沒有音訊,黃巾軍步步緊逼的情況下,也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曹操心裏有數,自己出身於顯赫的宦官世家,又沒有什麽出眾的功績,沒多少人正眼看自己。在袁閥勢力遍布兗州的今天,要想完全占據兗州,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盡快擊敗黃巾軍,保住兗州,以此來換取兗州門閥世族的好感和支持。如果自己一個敗仗就著一個敗仗,那事情就麻煩了。袁紹只要在關東站住腳,立即就會騰出手來把自己趕出兗州。自己兵微將寡,哪裏是袁紹的對手。

不幸的是,曹操剛剛繼任兗州牧,從關東就傳來了消息。袁紹不但兵不血刃,占據了洛陽,還逼著袁術和自己講和了,兄弟聯手了。

曹操十分擔心,急忙去信向袁紹解釋。兗州形勢緊張,黃巾軍鋪天蓋地,兗州軍一敗再敗,大軍糧餉全靠陳留郡提供,所以此時張邈萬萬不能殺。如果我把張邈殺了,我在兗州也就待不下去了。我們和張邈都是幾十年的朋友,在今日社稷危難之際,我們應該齊心協力,怎能兄弟相殘?本初兄,還是算了吧,畢竟張邈和你只是政見不同,並無深仇大恨。至於自己繼任兗州牧一事,曹操也有自己的說辭。現在兗州這個樣子,誰願意幹誰來,我還不願意幹呢?要不是張邈、劉翊這些人硬拉著我不放,我才不幹這個找死的州牧?嫌自己命不夠長啊?

袁紹和曹操自小相識,對他的脾氣一清二楚,知道他在說謊,但袁紹也沒有點破。兗州戰局不利是個事實,既然你曹操和張邈都要在背後陰我,那你們就自己對付黃巾軍去吧。等到你們的軍隊打完了,求我了,我才和你們算算這筆賬。

恰好這時揚州來信,九江太守陳溫在歷陽發動兵變,把張邈、袁術的人都關起來了,把廣陵太守張超也趕出了九江郡,順利代領了揚州刺史。

袁紹大喜,於是回書曹操,那就麻煩孟德老弟先幹著。什麽時候你不願意幹了,說一聲,我派人把你接到洛陽來。

曹操這個時候去向袁紹求援,等於是向袁紹拱手稱臣,幾個月的努力白費了。

荀彧、任峻、劉翊、毛玠、陳宮、戲志才等人圍在一起商議,眾人認為袁紹派軍支援的可能不大。袁紹剛剛占據洛陽,和袁術雖然講和了,但那也就是停戰,他的主要目還是為了迅速穩定關東。袁氏兄弟至今還沒有手握手,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和解差遠了,兩人遲早還要反目。另外,兗州的仗再這樣打下去,曹操和張邈的實力肯定要折損一盡,等到兗州軍差不多打完了,袁紹再抽調兵力支援,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兗州拿到手。

說來說去,還是要靠自己擊敗黃巾軍。就在眾人無計可施的時候,東平國的壽張縣令程昱到了。

程昱四十多歲,身材高大,長臉美髯,相貌堂堂。他是兗州東郡東阿人,兗州名士。過去劉岱屢次征辟,甚至以騎都尉一職授之,但程昱不為所動,堅不從辟。曹操繼任兗州牧後,征辟他為東平國的壽張縣令,程昱欣然而往。他和曹操早年就相識。當年曹操任濟南國相時,曾在濟南國大力整肅吏治,程昱甚為敬佩,暗中幫了不少忙,曹操一直感激在心。

程昱急告曹操,黃巾軍在任城大捷之後,一部留守任城國牽制兗州軍,一部在徐和的帶領下,調頭攻打東平國。程昱認為,這是個偷襲黃巾軍的好機會。黃巾軍認為兗州軍的兵力都被自己的主力大軍壓制在濟陰、山陽郡一帶,所以派回去攻打東平國的軍隊人數不多。如果兗州軍能夠奔襲東平國,重創徐和的黃巾軍,然後再從黃巾軍主力大軍的背後展開攻擊,黃巾軍必將驚惶不安,匆忙撤往泰山。這樣一來,兗州的危局就可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