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5節(第4/6頁)

要想真正做到唯才是舉,難度非常大,這個“才”和“舉”的矛盾非常突出。

現在能讀書的,家境都不錯,沒錢讀不了書。

到目前為止,聽說放牛的不但讀了書,還做了官的,目前只有經許劭點評的豫州六賢之一的虞承賢。不過這個虞承賢在被許劭點評之前,是個鄉裏的牧監,不是放牛趕車的。這就象何進不是屠夫一樣,這個人其實也還是個讀書人,不過地位低下而已。但正因為地位低下和生活拮據,他沒有到太學讀書的機會,隨即也就失去了被察舉的可能。然而,話說回來,這種人畢竟很少,真正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財產,這種人也或多或少和門閥富豪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舉”來“舉”去,還是門閥世族的人,象汝南的袁閥、許閥,穎川的荀閥,關西的楊閥,關中的馬閥,哪一家不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做官的?

經學是門閥世族的金飯碗,察舉制度是維持這個金飯碗的錦盒,打破哪一個都直接關系到門閥世族的利益,所以如何才能做到唯才是舉,成了實施和保證改制成功的關鍵。沒有人去推行和維持改制之策,社稷終究難以中興。

張溫、盧植等老臣曾在晉陽大學堂召集名士、大儒深入探討過這個問題。

許劭曾是本朝點評名家,所主持的“月旦評”天下知名,經他點評和舉薦的人才,事實證明都是非常不錯的。他現在在太原郡大力推行鄉評,力圖把鄉評和察舉制相結合,最大程度地保證所舉薦之士都是真正的人才。

所謂的鄉評,就是一些地方鴻儒名士,利用社會輿論和自身的名望,品評人物,以此影響官府的選拔取向,進而操縱輿論,進退人物。而士人們則利用讓爵、推財、辟聘、久喪等合乎儒家要求的道德標準來爭取鄉評的肯定,從而求得仕途。

這在第一次黨錮之禍後,曾非常流行,許多地方的鄉評漸漸成為名士們“清議”的中心和舉薦人才的權威。比如許劭、許靖兄弟主持的“月旦評”。第二次黨錮之禍後,當時主掌朝政的奸閹們感覺到了各地越來越多的鄉評對他們的危害越來越大,於是在他們的主持下,把各地鄉評強行禁止了。

許劭到了晉陽後,迫於北疆人才的缺乏,和趙岐、蔡邕、王剪等聲名顯赫的碩儒再次推行鄉評,希望發現更多的人才。

幾年來的事實證明,這種鄉評和察舉相結合的選拔辦法非常有效。許多因遭受黃巾劫難而變得一無所有,和流民一起逃到北疆的寒門士子就是這樣被發現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疆人才極度缺乏的危機。

張溫、盧植等人借鑒了許劭的成功經驗,隨即決定用鄉評和察舉制相結合的辦法來糾正察舉制度的弊端。但這種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遏制了門閥世族對權柄的壟斷,所以這種可以在北疆成功實施的制度,卻在冀州遭到了極大的阻力。

參予改制討論的崔烈、楊奇、陳紀、王澤、郭蘊、衛固、張範、黃嶽、馬豐等諸多門閥大吏異口同聲表示了反對。

崔烈是冀州崔氏門閥的人,楊奇是關西楊氏門閥的人,陳紀是穎川陳氏門閥的人,王澤是太原王氏門閥的人,郭蘊是太原郭氏門閥的人,名震天下的黨人郭泰郭林宗就是他家的人。衛固是河東衛閥的人,張範家是河內的世家,黃嶽家是荊州江夏的,其叔父是黃琬,曾祖是黃瓊,一個比一個有名。馬豐是關中門閥的後人,馬日磾的侄孫。

這麽多赫赫有名的世家子弟一起提出異議,其聲勢非常大。他們認為過去有鄉評存在並且能發揮作用,主要是黨人用來反抗奸閹的一種手段,後來的事實證明也的確非常有效果。現在奸閹不在了,天子和朝廷被奸侫挾持,大家都是為了振興社稷而努力,還搞鄉評幹什麽?畢竟鄉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輿論,這對社稷的穩定沒有好處。

雙方的觀點分歧太大,爭吵也在所難免。

選拔制度直接關系到社稷的中興,國策的持續、正確的執行,所以,盧植等人拒不讓步。

在長公主起程到冀州的時候,李瑋曾急書李弘,其中也提到了改制的事。

在他看來,改制才能興國,這是無可非議的事。至於怎麽改,那誰都不知道,要摸索著前進。因此他懇求李弘,只要是有利於拯救和振興社稷,能幫助百姓吃飽穿暖的改制,都堅決支持。改制成功了,大漢和百姓都受益,失敗了,再改。總有辦法中興社稷,有辦法讓百姓吃飽穿暖。前人能做的事,我們也一定能成功。

李瑋對鄉評和察舉相結合的選拔辦法持肯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