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2節(第2/3頁)

扶風郡的王宏和馮翊郡的宋翼先後率軍趕到長安支援。這是王允手上唯一的援軍了。

北疆援軍遲遲不至,王允無奈之下,只好用緩兵計,拖一時算一時。王允隨即奏請天子,下旨招撫,赦免西涼諸將。

聖旨送到李傕手上,李傕看都不看,命人殺了信使,指揮大軍猛攻。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什麽聖旨都是假的。打下長安,大家都能封侯拜將,享盡榮華富貴,打敗了,大家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王允見赦免聖旨無法打動叛軍,於是再奏請天子下旨,給李傕、郭汜等人加官升爵。考慮到皇甫鴻和叛軍將領私交頗深,王允讓皇甫鴻帶著聖旨去招撫叛軍。

李傕看到皇甫鴻,高興地一把沖上去,把他抱了起來,“堅壽啊,我就盼你來了。你一來,我打長安就再也沒有顧忌了。”

西涼諸將也是個個喜笑顏開,簇擁著皇甫鴻走進大帳,開懷暢飲。

皇甫鴻勸他們還是受撫算了,長安不能待,可以到西涼去。象現在這樣公開叛亂,和天子為敵,將來能有什麽好下場?

李傕笑著說:“你小子長這麽大了,還象小時候一樣沒出息。這次我們商量好了,這天下是大漢皇帝的天下,但這朝廷卻是我們西涼人的朝廷。我們要請皇甫大人主掌國事,讓皇甫大人帶著我們拯救社稷,穩定社稷,振興社稷,讓王允、楊彪、黃琬這些士人統統見鬼去吧。”

皇甫鴻目瞪口呆。

在攻打長安的途中,李傕和眾將曾多次商量打下長安之後的事。

打下長安後,大家要想保住性命,要想擁有顯赫的權勢和榮華富貴,當然要挾持天子和朝廷,但李弘和北疆軍不會棄天子於不顧。這頭血腥的豹子會瘋狂地咆哮著,一路殺進關中。畢竟,自己這些人的身份和實力無法與昔日的董卓相提並論,而且,大軍經過長安大戰後,已經不堪一擊。

李弘是大漢的驃騎大將軍,身份尊崇,還擁有北疆強悍的武力,他說什麽也不能讓自己這些人公然挾持天子和朝廷。如果李弘在天子蒙難的情況下還不殺進關中勤王,他的下場可想而知。他不但要遭到天下人的辱罵和指責,更會失去北疆上下的擁戴和信任。李弘眾叛親離後,他可能死得比董卓還慘。此時李弘不勤王,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漢賊。

西涼諸將對未來的命運憂心忡忡,唯獨賈詡泰然自若,對前途充滿信心。

段煨倒戈後,再次和李傕、郭汜等人提到這個問題。大軍馬上就要打到長安了,如果還不能想到阻止李弘和北疆軍殺進關中的辦法,大家趁早散夥,免得將來屍骨無存。

賈詡這時說話了。阻止李弘殺進關中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份天子聖旨足矣。李弘對大漢忠心耿耿,他尊奉當今天子,尊奉朝廷,這是李弘當初拒絕和討董聯盟聯手攻殺董卓的最主要原因。現在也是一樣,李弘只要天子安全,只要朝廷尚在,只要關中穩定,他就不會殺進長安。

李傕和諸將嗤之以鼻。我們殺進長安,誅殺王允等朝中大臣,挾持天子,這就是造反,試想這時候的天子聖旨對李弘有什麽作用?李弘尊奉天子是不假,但他也要看是誰主掌朝堂。當年董卓主政的時候,李弘也不是事事都遵從聖旨,他也要看天子聖旨對自己是否有利,否則也就不會出現晉陽小朝廷了。我們打下長安後,朝廷就是我們說了算,權柄都在我們手上,李弘怎麽可能遵從天子聖旨?

賈詡笑道:“如果由皇甫嵩大人和朱俊大人主掌國事,李弘會不會遵從天子聖旨?”

李傕等西涼諸將恍然大悟,齊聲喝采。

呂布兵敗霸陵,狼狽退回長安城。

五月二十四,李傕指揮大軍包圍長安城,日夜猛攻。

五月二十七,張濟從潼關急報,徐榮率軍攻克桃林要塞,北疆軍將士勇不可當,潼關危急。

五月二十八,張濟再度急報,斥候在渭水河下遊發現十幾艘高大樓船和數百艘大小戰船,估計北疆軍為了搶時間,要乘戰船急赴長安城。

五月二十九,斥候在豐城附近截獲皇甫嵩急奏。皇甫嵩說服了韓遂和馬騰,正率兩萬西涼大軍向長安殺來。

李傕和西涼諸將心急如焚,督軍狂攻。

****

大漢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

六月初一,上午,長安。

張濟急報,潼關丟失,大軍退守華陰城,形勢萬分危急。

斥候急報,北疆軍戰船正逆流而上,距離長安兩百裏。

斥候急報,西涼前鋒鐵騎已經到達武功城,距離長安只有兩天的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