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7節(第2/3頁)

然而,這時卻從洛水方向的臨晉城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徐榮和張白騎率領北疆軍正在橫渡黃河進入關中。

徐榮回到大營後,立即寫了三份書信。

一份書信給長公主和晉陽朝廷,詳細稟奏了董卓被殺一事。現在長安朝廷由司徒王允和奮威將軍呂布共同參隸尚書事,輔佐天子。今長安朝廷執意不肯赦免董卓舊部,而董卓舊部有心報國,卻苦無出路。牛輔、李傕等西涼將領懇求朝廷赦免其罪責,率軍到北疆戍邊。徐榮請求長公主和晉陽朝廷立即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復。

一份書信以八百裏快騎急送冀州給李弘。如今關中形勢劇變,晉陽朝廷和北疆將采取何種對策?是不是立即兵進關中,保護天子?

一份書信急送洛陽朱俊。形勢突變,社稷危局出現了重大轉機,此時關東不容有失,洛陽不容有失。

第三天,朱俊飛馬趕到陜城大營。他非常興奮,和徐榮仔細商議扼守八關要隘一事。他盼望著天子回京,對社稷即將走向穩定充滿了信心。

第四天,晉陽聖旨到。長公主和朝廷要求徐榮立即北上河東,從蒲坂津方向渡河進入關中,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長安保護天子。關西諸事暫時由行車騎將軍朱俊負責。至於是否招撫董卓舊部,長公主和晉陽朝廷認為,在目前形勢下,還是聽從長安朝廷的意見為好。換句話說,他們否決了徐榮的招撫之議。

四月下的時候,王柔從長安送回了董卓被殺的消息。長公主大喜,要求北疆軍立即趕到保護天子。張溫、盧植、鮮於輔、李瑋等大臣經過仔細商討後,不得不改變朝廷原定的振興之策,轉而先保護天子,穩定社稷。

由於此策尚需征求驃騎大將軍李弘的意見,所以要求徐榮進兵關中的命令暫時擱置了下來,然而,徐榮的急書隨後就送到了晉陽。考慮到牛輔等西涼諸將數萬大軍對長安的威脅,張溫等大臣斷然決定,不再等李弘的回復,而是先讓徐榮率軍迅速渡河。考慮到關東和洛陽的安全,朝廷沒有命令朱俊率軍攻擊牛輔,而是命令朱俊把主要兵力放到關東。

徐榮接到聖旨後,不敢耽擱,帶著親衛騎渡過黃河,連夜飛馳蒲坂津大營會合張白騎。

此時張白騎、謝明、河東太守王邑已接到朝廷聖旨,幾百艘臨時征調的槽船也已趕到蒲坂津待命。

徐榮到了蒲坂津,立即下令渡河。原來駐紮在蒲坂津對岸的段煨和鮑鴻大軍如今都在潼關下和牛輔激戰,那座大營其實就是一座空營。北疆軍將士不費吹灰之力,安然渡河。

張白騎率領五千前鋒營將士,飛速趕到臨晉城下。

王允大驚,立即命令呂布帶著扶風郡的郡國兵趕到洛水河,擋住北疆軍。

王允認為,如果讓北疆軍進駐長安,天子和朝廷勢必要被李弘控制。王允和朝中的大臣都不信任李弘,今日大漢之所以出現傾覆之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困都是因為李弘的不作為造成的,甚至有大臣認為李弘早在先帝駕崩之後,就有篡逆之心,此人比董卓更加血腥殘忍。

呂布帶著天子的聖旨沿著謂水河一路狂奔。

馮翊郡太守宋翼帶著郡國兵飛速東上,在下邽縣附近擋住了張白騎。此時,北疆軍只要渡過渭水河,距離長安城也只有兩百裏了。

徐榮看到呂布,神情很冷淡。董卓的死對徐榮來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悲涼和同情,他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尤其是李傕的話,對他的刺激非常大。如果李弘將來象董卓一樣被殺了,自己馬上就會和田儀、李傕的下場一樣,生機盡絕。無論自己過去的戰功多麽顯赫,也是死路一條。相反,像呂布這種人,馬上就會從一文不名的普通官吏變成聲名顯赫的權臣。

董卓四十多年的累累戰功在呂布的揮刀一擊下,化為齏粉,同時也成就了呂布今日的輝煌。

這世間根本沒有公平可言,誰勝利了,誰就擁有了正義和功名。

徐榮望著站在自己面前春風得意的呂布,從心裏慢慢升起了一股強烈的厭惡和鄙夷。過去的呂布是條漢子,但自從他跟著王允這些士人陰謀誅殺董卓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條漢子,而是一個卑鄙的小人。在徐榮看來,殺董卓,要堂堂正正的殺,在戰場上殺,他極其憎恨這種卑劣的小人行徑。

是武人,就應該坦坦蕩蕩,應該憑著一腔浩然正氣,血裏來,刀裏去,即使死了,敗了,那也是轟轟烈烈,也是一條好漢。

呂布感覺到了徐榮對他態度的轉變,但呂布錯誤的理解了徐榮,他以為徐榮對自己的冷淡,是因為自己現在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