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3章.狂風暴雨 第28節(第3/4頁)

王欣慢慢地走到黃琬的馬前,和他相視一笑。

“我們去殺董卓嗎?”

黃琬點點頭,然後輕踢馬腹,調轉馬頭,走向了另外一條長街,通向未央宮的長街。

王欣看看長街上三三兩兩的士卒,舉手做了個手勢。一個軍候拿著董璜的腦袋,率先跟了上去。其它的士卒拿起武器,步履蹣跚地踩著屍體,搖搖晃晃地走向了另外一個戰場,另外一個死亡之地。

王欣低頭看看沾滿了鮮血的靴子,心痛地搖搖頭。然後就勢擡起一只腳,用力在一具死屍的衣服上擦了擦。突然他發現這是自己的手下。王欣驚呼一聲,急忙俯身去擦。血跡沒有擦掉,反而沾了兩手的汙血。王欣沮喪地看看雙手,嘆了口氣,然後踩著滿地的鮮血,頭也不回地走了。

****

鐵騎在戰場上往來飛馳,四處追殺逃跑的敵兵。

疲憊不堪的步卒們在各自上官的指揮下,圍殺負隅頑擾的最後幾股敵人。

皇甫鴻和一隊親衛打馬飛馳,四處尋找呂布。

呂布和張遼坐在一個小土坡上,看著身負重傷的李封,低頭無語。離開吳嶽亭的時候,大軍有八萬,兩仗打下來,大軍只剩下了兩千多人,這還包括留在郿塢的一千兵。呂布的大軍幾乎打完了。

“大人,皇甫大人來了。”站在呂布身後的親衛指著遠處匆忙而來的一隊鐵騎,小聲說道。

呂布和張遼急忙站起來迎了上去。

呂布第一眼看到皇甫大旗的時候,欣喜若狂,但他隨即就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一絲不安的情緒彌漫在他的心裏。

呂布曾經懷疑過籌劃和指揮這場兵變的是皇甫嵩。因為殺董卓,靠司徒大人一幫文臣在背後耍陰謀是不行的,必須要動用軍隊。自己實力有限,在軍中也沒有威信,即使自己僥幸殺了董卓,也無法穩定關中的局勢。董卓的一幫舊將現在大部分駐軍於外,手上都有軍隊,只要他們聯手反攻,關中必將大亂。數萬大軍殺到長安,不但王允和自己性命難保,最後恐怕連天子都很危險。當今朝堂上,能讓董卓舊將拜服的只有皇甫嵩。殺死董卓後,能不能達到拯救和穩定社稷的目的,還要看皇甫嵩能不能及時震懾和安撫董卓舊將。

不過自己的這種猜測被司徒王允大人一口否定了。王允認為今天我能殺董卓,那明天董卓的舊將就會殺我。在王允看來,除惡就要務盡,不能留下一絲一毫的後患,所以他堅決要求董卓死後,把董卓的所有舊將全部誅殺,一個不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什麽好商量的。

現在司徒大人為了誅殺董卓,不得不依靠皇甫嵩的助力,但董卓死後,司徒大人會不會因為和皇甫嵩在政見上的不同,產生激烈的沖突?

從皇甫嵩這個角度來說,他肯定要招撫董卓的舊將,因為這些人,甚至包括董卓,過去都是皇甫嵩帳下的大將,他不會把刀砍向自己的手下。然而,董卓的舊將一旦順從了朝廷,這些人是不會聽王允的,他們只聽皇甫嵩一個人的,皇甫嵩實際上等於控制了數萬軍隊。皇甫嵩實力驟增,再加上皇甫閥在西疆和關中兩地的巨大影響力,這朝政由誰說了算,可想而知了。

剛剛殺掉一個董卓,朝堂上立即又出現了一個手握重兵的皇甫嵩,王允和朝中一幫大臣怎能忍受?在王允等諸多大臣的眼裏,皇甫嵩和皇甫門閥世代都是武將,說到底皇甫嵩還是一個武人,所以王允至死也不會答應招撫之議。

要想招撫董卓舊部,天下只有皇甫嵩一個人能做到。但朝廷和王允等諸多大臣又擔心皇甫嵩會象董卓一樣擅權誤國,所以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明知朝廷應該招撫董卓舊部,盡快穩定關中,也堅決拒絕這麽做。

王允既然態度非常堅決地不願招撫董卓舊部,那麽他肯定有殺死這些人穩定關中的辦法。但問題是,皇甫嵩會讓步嗎?在事關社稷安危面前,皇甫嵩還會象過去一樣,毫不猶豫地讓步?

呂布、張遼和皇甫鴻三手相握,彼此都很激動。

“我來遲了。”皇甫鴻歉疚地說道,“按照司徒大人的安排,今天清晨我就應該趕到這裏,和你們前後夾攻董越和董徽。但我在高陵圍殺京兆府郡國兵的時候,碰到了不少麻煩,耽誤了半天時間。”

“謝謝堅壽兄及時來援。”呂布感激地說道,“堅壽兄的救命之恩,我和文遠日後必當重報。”

“奉先,你我都是為了大漢社稷,何來救命之說?”皇甫鴻搖手道,“能全殲董越、董徽的八千大軍,兩位大人居功至偉。”接著他指指長安城方向,“城內的事還沒有解決。我們立即整軍,急速殺進城去,誅殺董卓,保護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