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3章.狂風暴雨 第18節(第3/5頁)

“北軍有近四萬兵力。隨軍所帶的糧草最多只能支撐三四天。三四天之後,北軍糧草盡絕,軍心渙散,士氣低迷,必將大敗。只是……”高順指指地圖上的澠池,擔憂地說道,“徐大人和玉大人只有兩萬多人,如果牛輔以一萬人死守澠池,兩位大人攻破城池的損失將非常驚人。北疆軍如果損失太大,即使能趕到陜城圍殲北軍,也無法全殲,最多不過重創北軍而已。”

“堅守三到五天?”孫鸞皺眉道,“假如牛輔以三萬人猛攻陜城,我們五千人的損失也非常驚人。”

“此仗就算全殲了北軍,我們也要折損過半,大軍將無力再戰。”高順說道,“董卓威怒之下,如果不惜一切代價再度出兵關西,我們就只能退守函谷關,而且關西、關東的局勢將變得非常緊張。”

顏良贊賞地連連點頭,“子平言之有理。徐大人正是考慮到我們兵力的不足,所以無意在陜城城下和北軍決戰。”他擡頭看看眾人,突然一笑,“徐大人的意思是,大軍立即撤出陜城,再上崤山。”

****

關西,新安城。

牛輔率軍趕到新安城下,準備發動奪城大戰,這時斥候急報牛輔,陜城失守。

牛輔大驚失色,急召諸將議事。此時形勢很明朗,北疆軍主力攻占陜城,把北軍包圍了。北軍在失去糧草輜重的情況下,兵力上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唯有撤退,急速撤退,否則就有全軍覆沒之災。

李傕、郭汜等人非常憤怒,指責牛輔不聽賈詡的勸告,執意要急速東進,攻打關東,結果造成今日困境。

牛輔冷笑不語。以北軍目前的兵力,撤回潼關完全沒有問題。只是撤回潼關後,大家不但無功而返,而且還延誤了董卓占據洛陽,穩定社稷的大計,諸將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懲罰。自己是董卓的女婿,最多不過挨董卓幾句罵而已,但李傕、郭汜等人就沒好日子過了。

撤回潼關後,自己立即書告董卓,把兵敗關西的責任都推給李傕、郭汜等人,繼而慫恿董卓把這些老資格的西涼將領都調回長安去。沒有這些人和自己作對,大軍由自己說了算,攻打洛陽不過是舉手之勞。

撤軍是肯定的事,但如何撤?怎樣撤退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大軍的安全,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牛輔和李傕等人爭論不休,誰都不願意留下死守澠池。守住澠池,阻止兩支北疆軍會合,北軍才有充足的時間攻打陜城,才能保證大軍突圍而走。但很明顯,誰留下守澠池,誰就要和北疆軍死戰,其實力的折損倒是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性命朝不保夕,岌岌可危。

牛輔無奈,最後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一邊沉默不語的賈詡,求助地望著他。

賈詡毫不推辭,拱手說道:“我留下守澠池。”

“文和……”李傕氣憤地叫道,“你是不是嫌自己老了,不想活了?對面是朱俊,是徐榮,很可能還有袁紹和袁術的援軍。朱俊和徐榮處心積慮設下這麽一個圈套,不會僅僅就是為了搶我們一點糧草把我們逼回關中。他們的目的是要殺我們,要攻打關中。”

賈詡嘆了一口氣,“你放心,我能活著回去。”

牛輔十分歉疚,用力拍拍賈詡,“文和,我留一萬人給你。你一定要殺回潼關,和我們會合。”

賈詡搖搖手,“將軍給我三千人即可。人留得越多,我們的損失就越大,三千人足矣。”

牛輔苦笑道:“文和兄,我知道你有信心守住澠池,但我需要的不是你的信心。我需要足夠的時間攻打陜城,我需要澠池牢不可破。人太少,澠池如何堅守不破?”

賈詡微微笑道:“陜城一鼓而下,大人三天內就可以回到潼關。”

牛輔和眾人驚訝地望著賈詡,將信將疑。

“文和兄可以解釋一下嗎?”牛輔摸摸短須,十分疑惑地問道。

賈詡指著地圖上的河東蒲坂津說道:“段煨大人正在攻打河東,根據段煨大人的戰報來看,阻擊段煨大人的不是北疆軍,而是北疆的屯田兵,這說明驃騎大將軍已經率軍去打冀州了。”

大將軍要打冀州,北疆軍就要同時在兩個戰場作戰,北疆的實力顯然做不到。那麽大將軍必須要忍痛放棄洛陽,但放棄洛陽,把洛陽讓給我們,同時他卻出兵占據冀州,那麽大將軍這個叛逆的罪名算是坐實了,會遭到天下人的唾罵和攻擊。所以,大將軍為了自己的臉面和北疆的安危,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守住洛陽。

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大將軍首先要保證關西的兵力不受損失,以駐守洛陽,保護河東。其次,他又要我們保持對關東的攻擊,以維持我們對各地州郡的威脅,迫使各地州郡為了自身的安全,給駐守洛陽的北疆軍提供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