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2章 如臨深淵 第16節(第3/3頁)

“固守洛陽,封鎖關中。”朱俊皺眉問道,“仲簡,這份信我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你能給我解釋兩個問題嗎?第一,本初在信中屢次說到討董,那勤王呢?本初只討董,不勤王,那討董是為了什麽?本初是什麽意思?其次,本初在信中一下子說自己以少帝的承制詔書號令天下,一下子又說自己聽從晉陽朝廷的指令,那他到底聽誰的?是聽他自己的,還是聽長公主的?”

淳於瓊從容笑道:“大人,現在董卓的大軍還在函谷關,我們著急討論的應該是大軍下一步如何行動,而不是這些本不應該我們過問的事。”

朱俊冷冷地回道:“大軍下一步如何行動,應該是驃騎大將軍的事,和我們也無關。”

淳於瓊搖搖頭,“董卓的事,大人難道忘記了?如果當初董卓沒有進京,大漢社稷又怎會陷入今日這般絕境?今天我們幾路大軍之所以能擊敗董卓占據洛陽,是因為李弘拒絕主掌權柄,大家能夠齊心協力,但明天呢?明天李弘進了洛陽,如果象董卓一樣以武力搶奪權柄,禍害社稷,我們怎麽辦?是不是再來一次全體大逃亡?再來一次舉兵討李?”

“這個不要你說,我也知道。”朱俊捋須嘆道,“我正準備親自去見驃騎大將軍。如今洛陽已克,北疆軍應該集中力量攻擊關中,而不是進駐洛陽。驃騎大將軍和北疆軍如果過了函谷關,各地州郡出於前車之鑒,不會順從朝廷的,這是事實。為了社稷能夠早日穩定,只好委屈驃騎大將軍了。”

“大人的意思,是繼續攻擊關中?”淳於瓊問道。

“當然。”朱俊堅決說道,“討董勤王,振興社稷,乃我輩天經地義之事,豈能半途而廢?你回書本初,立即放棄皇統之爭,放棄承制,不要禍及袁閥,危害社稷穩定。”

淳於瓊點頭答應,起身告辭。

朱俊又說道:“仲簡,你立即率軍趕到函谷關,不要三心二意,壞了討董勤王的大業。”

“行,我馬上到函谷關。”淳於瓊說道,“只要北疆軍不進洛陽,大人指哪,我打哪。”

“要想北疆軍不進洛陽,函谷關就需要更多的兵力。”朱俊說道,“當年董卓入關的教訓,你可不要忘記了。”

淳於瓊臉一紅,羞愧而去。

孫堅一馬當先,率先攻擊函谷關。

顏良和高覽會合後,一萬大軍迅速跟進。田疇急書,大軍不要攻打函谷關,立即占據洛陽城,占據虎牢關和轘轅關,以確保北疆完全控制洛陽。如果洛陽給朱俊、袁紹和孫堅等人控制了,這一仗就白打了。北疆要想生存,就要把命運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

顏良和高覽稍加商議之後,立即調遣大軍急赴各地搶占城池關隘。高造和高順親自帶著三千大軍搶占洛陽城。吳雄帶著兩千人馬搶占虎牢關。項澄帶著兩千人馬搶占轘轅關。

朱俊率軍奔赴函谷關途中,突然看到北疆軍急速南下,立即明白了顏良的企圖。他命令周華迅速回頭,搶占洛陽城。自己急赴顏良大營,“董卓就在函谷關,你不打函谷關,卻派兵南下搶占城池關隘,你這是幹什麽?想仿效董卓禍亂社稷嗎?”

顏良冷笑道:“打洛陽,我北疆居功至偉,洛陽當然應該由我們占據。至於董卓,估計早就回長安了,再過幾天,驃騎大將軍就會率軍叩關,長驅直入。”他看看憤怒的朱俊,低聲安慰道,“大人還是回洛陽主持大局吧,函谷關這裏沒戰事了。”

朱俊無奈長嘆,轉身要走。顏良立即對手下的親衛喊道:“快,護送朱大人回洛陽。”

朱俊大怒,“顏虎頭,我要到函谷關去,我要討董勤王,我不去洛陽。”

顏良好言勸道:“大人,我們就算去討董勤王,也要歇一歇,將士們總要喘口氣吧!”

****

四月上,孫堅和顏良攻克函谷關。

孫堅馬不停蹄,督軍猛進,先下新安城,後據澠池。顏良屯兵函谷關,不打了。

淳於瓊看到顏良占據了函谷關,非常吃驚,急忙回頭去洛陽,結果洛陽也被高覽占了。淳於瓊不再進城見朱俊,他和高覽客氣了幾句,率軍回孟津和小平津了。

田疇再次急書顏良,豫州牧孔伷病逝,速派大軍控制穎川,占據豫州。

顏良大喜,立即讓別部司馬解悟、徐巖、項陶領三千人趕到穎川,聽從田疇的指揮。

解悟擔心地問道:“大人,你就帶三百親衛駐守函谷關?”

“哼……”顏良不屑地笑道,“誰敢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