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2章 如臨深淵 第13節(第4/5頁)

晉陽朝廷的應變之策都在袁紹等人的預料之中,唯獨大出意外的是驃騎大將軍李弘對權柄的拒絕。由於李弘拒絕主政,韓馥頓時權重。這讓袁紹拿下冀州軍政權的難度大大增加。其次就是袁滂的那句話。

袁滂這句話大有深意,絕不能簡單理解為朝廷支持袁紹趕走韓馥,執掌冀州軍政。這句話裏一定還隱藏著更重要的內容。

沮授、許攸、荀諶、淳於瓊、曹操等軍政大吏圍坐四周,一邊互相議掄,一邊發表各自的看法。(河陽大敗後,袁紹急書屯兵濮陽的曹操到河內相助。)

袁紹背著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時不時也停下來傾聽一下幕僚們的高見。

“我看,朝廷要殺大人,要殺盡討董聯盟中的州郡大吏。”田豐一語驚四座。大帳內頓時安靜下來。

田豐是二月底趕到河內袁紹大營的,這期間,袁紹、沮授、荀諶等人數次去信相邀,田豐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接受了袁紹的征辟。田豐不是擺架子不來,而是有點誠惶誠恐,瞻前顧後。田豐雖然出身門閥世家,但他祖上是旁支,家道已經中落。他做過的最大官是信都令,他的聲望和審配、沮授等大名士也不能相提並論,但他有才華,性情剛直,在冀州頗有盛名。袁紹知道田豐這個人,是因為審配的舉薦,後來沮授也大加贊賞,袁紹這才重視起來,於是親自書信相邀。袁紹天下聞名,又是袁閥家主,這讓田豐很擔心,如果自己的才學不能讓袁紹滿意,那就很丟臉了,而且也讓沮授和審配非常難堪。

審配擡頭看看田豐,贊許地一笑。沮授不動聲色地四下環視一眼,許攸、逢紀、郭圖等人臉上盡是驚妒之色。沮授緩緩垂下眼簾,唇角掀起一絲嘲諷的笑意。

袁紹停下腳步,一臉的疑惑。這有什麽根據?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眼中頓顯殺氣。

趙岐老大人在送眾人離開晉陽的時候,談到了皇權和相權,談到了文景盛世,談到了昭宣中興。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一帶而過,但審配卻從中聽到了趙岐的弦外之音。由於趙岐說得非常隱蔽,許攸和逢紀都沒有注意到,剛才向袁紹稟報晉陽之行的時候,兩人提都沒提。不過,審配適時做了一些補充。審配注意到,他的補充,只有沮授和田豐非常認真地聽了進去。

田豐從趙岐老大人的寥寥數語中,推斷出了朝廷有改制之意。改制勢必要觸及皇權和相權的分配問題。過去孝宣皇帝改制失敗就是因為皇權實在太過強大,相權無法將其削弱,隨著孝宣皇帝的駕崩,一些利國利民的國策也就煙消雲散了。皇帝不願意執行,朝廷有什麽辦法?現在天子蒙難,社稷危亡,皇權被極度削弱,正是改制的最佳時機,但隨之而來的根本問題是改制中皇統如何解決?在皇統問題上雙方存在著巨大的分歧。長公主、晉陽朝廷和驃騎大將軍要尊奉當今天子,而袁紹和韓馥,還有一幫州郡大吏,則堅持要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

皇統不解決,改制就無法進行。要想統一皇統,只有兩個辦法,要麽袁紹和韓馥等州郡大吏放棄皇統之爭,要麽朝廷把袁紹和韓馥等州郡大吏全部殺了。

正因為如此,袁滂才希望袁紹占據冀州,不能占據冀州,也要占據豫州。袁紹只要擁有了強大的實力,就能和朝廷堅決對抗。皇統也罷,改制也罷,都牽涉到袁閥的命運,袁閥要想一直輝煌下去,一要控制皇統,二要控制改制。控制了皇統其實也就控制了改制,控制了改制,袁閥就能世世代代輝煌下去。

“元皓,繼續說,你繼續說。”袁紹看到田豐皺眉不語,急忙催促道,“如何應對?今日我們將如何應對?”

“非常復雜,後面的事非常復雜,我們必須要一件件理清頭緒,才能從容應對。”田豐說道,“大人若想控制皇統,控制改制,首先就要獨掌權柄。”

獨掌權柄牽扯到三個人,長公主、冀州牧韓馥、驃騎大將軍李弘。長公主我們可以暫時不談,因為她對大人暫時沒有威脅。驃騎大將軍李弘拒絕執掌權柄的原因是因為他吸取了董卓的教訓,他不要權柄就可以遠離朝堂,遠離了朝堂,他就可以雄踞北疆,將來他就可以成就霸業。如果時機好,他還可以圖謀王業,所以驃騎大將軍暫時也不會對大人構成致命的威脅。

冀州牧韓馥才華有限,名望有限,權勢有限,實力有限,大人要取代他,易如反掌,大人所顧忌的,不過就是此事對自己聲望的損失而已,所以我們只要掌握好時機和策略,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冀州牧韓馥對大人也沒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