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章.危機四伏 第29節(第3/3頁)

“我不知道袁紹、韓馥等人是否理解了袁隗的意圖,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暗藏私心,但重建皇統,組建朝廷,整合州郡力量,的確是迅速擊敗董卓,恢復社稷的最快最好最有效的辦法。袁隗的確有經天瑋地之才,不愧是大漢的柱石,他如果能親自到冀州主持大局,也許社稷已經恢復在望。”

“袁紹和討董聯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包括大將軍拒絕了他的懇求轉而致力實施制衡,青州黃巾軍暴亂等原因,他沒能做到重建皇統,組建朝廷,整合州郡力量的目的,他和討董聯盟陷入了絕境,不知道何去何從。如今州郡各自坐大,袁紹幾乎失去了對討董聯盟的控制,他現在只能利用自己的權勢對各地州郡施加一些影響力了。”

李弘、徐榮和玉石三人此時總算完全明白了長安朝廷的大臣們為挽救社稷而精心策劃的振興之計。

袁紹是個失敗的例子,重建皇統的阻力太大,不僅僅北疆和大多數州郡不同意,就是長安朝廷自己也不同意。所以他們最終想到了先帝的另外一個骨肉,長公主劉蕭。以長公主代領國事,這樣最敏感的皇統問題就解決了。沒有了皇統問題的困擾,組建新朝廷就要容易得多。因為有了代表皇權的長公主,有了比較完善的大漢官制構架的朝廷,那麽安撫和整合一盤散沙的各地州郡就有了可能,拯救和振興大漢社稷才有了希望。

“北疆應該是支撐這個新朝廷的最大力量,大將軍除了現有的權力,還會得到更多的權力。因為這時候大將軍不是一個人帶著北疆在孤軍奮戰,而是和長公主,和新朝廷一起,帶著整個大漢國的力量在共同奮戰。”朱穆說道,“雖然我們不知道張溫所帶來的具體計策是什麽,不知道這個新朝廷能不能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不知道我們何時才能實現振興社稷的願望,但我們現在占據了大義,天下人都能望風而從的大義,占據了讓國祚得以延續的先機,占據了盡可能多的力量,這就足夠了。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有目的總比沒有目的好。”

“但這一切,都需要大將軍的忠誠,對大漢社稷的忠誠,如果沒有大將軍的忠誠,這就不是艱難振興社稷之舉,而是迅速傾覆社稷之舉了,因為董卓就是一個例子。”朱穆看著李弘說道,“如果董卓控制著天子和長安朝廷,大將軍控制著長公主和晉陽朝廷,袁紹和各地州郡再無希望,他們會幹什麽?由此大漢傾覆,所以張溫只是試探,如果大將軍拒絕,他可能迅速帶著長公主離開北疆到冀州,並且讓大將軍背下和董卓一樣的叛逆惡名。”

“為了防止長公主和張溫等人做出不利於大將軍的舉動,李瑋隨即做出了第三個應對之策,殺。”

“李瑋懇請大將軍防止長公主向天子求旨,其真正的用意是想告訴大將軍,如果大將軍不同意張溫之策,立即把張溫之策告訴董卓,求得一份把長公主送回長安的聖旨,同時抽調兵力秘密北上,包圍長公主府,以避免北疆之禍。我們該幹什麽還幹什麽。”

李弘、徐榮和玉石頓時臉顯驚色。

“張溫為了安全,一定命令長公主的虎賁軍暗中包圍了驃騎大將軍府。”朱穆搖頭道,“當初我勸大將軍把兩千虎賁衛士留下保護驃騎將軍府,但大將軍執意不從。張溫是個好人,但為了社稷利益,好人也會變成壞人的,大將軍太信任他了。”

“我當然信任他,因為我了解他,張溫大人的心裏只有大漢社稷。”李弘忽然想到自己已經認可朱穆所說,心情立即輕松下來,“公定,你說這封信,是不是張溫大人先看過了?”

“不會。”朱穆笑道,“現在龍泉只有長公主府的兩千五百名虎賁軍,仲淵不得不小心一點,尤其這封信關系到長公主的性命,北疆的危亡。”

“仲淵這封信是不是只有你看得懂?”李弘拿起李瑋的信左看右看,十分懷疑地問道,“你們倆個是不是有什麽暗語?難道你真的有這麽聰明?”

徐榮、玉石和朱穆大笑。

“公定,我們怎麽回書仲淵?”李弘笑著問道。

“天子的權力都是長公主的,朝廷的權力都是長公主府的,驃騎大將軍府的權力還是驃騎大將軍府的權力,我們絕不違背大漢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