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2章.日蝕蒼黃 第4節(第3/3頁)

現在匈奴人和藩屬鮮卑人的領地都不在漢北郡境內。如果他們要攻擊任何一族,首先就要入境攻擊,而這時他們所要面對的是由漢、羌、烏丸和歸屬鮮卑四族士卒組成的邊軍。也就是說,他們同時和四族開戰。同時,漠北都護府的軍隊也會加入對他們的攻擊,匈奴人和藩屬鮮卑人隨即就會陷入絕境。這兩個藩屬胡族的任何一個部落如果叛亂,都會受到強有力的剿殺。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大漠胡族諸部之間的矛盾,減少他們之間的摩擦和爭鬥,田豫還是再一次提出了在大漠上劃分出三十個道(境內胡族部落居住的領地稱為道,和縣是一個級別)。

漢北郡內有八個部落大王,十七個部落小王,田豫打算以部落領地為界劃分出二十五道。出道遊牧即為違律,要受到懲處。本道內如果出現災情,漢北郡郡府將及時給予賑濟。漠北都護府轄五道。東中西三部鮮卑大人的領地為三道,匈奴左賢王劉豹和日逐王劉冥的領地為兩道。各道長官由諸部落首領兼任。

田豫說:“漢北郡凡牽扯到諸部落利益或者諸部落之間的事情,都由漢北郡太守召集二十五個大小王共議處理。另外,在落日原大戰陣亡的部落小王恒祭、心狐、駱駝,還有在早期大戰中陣亡的九羊皮、斬馬等小王,都由他們的後人繼承小王位。這事我已經派人去辦了。”

“國讓,湟中羌的九羊皮、斬馬和駱駝的後人,你務必要派人到西涼湟中把他們接出來。”李弘囑咐道。

“大人放心,我會辦妥的。幾位小王的後人一旦接到漢北郡,我立即稟報大人。”

田豫又介紹了一些具體的治理之策,比如農、牧貨物互換,互市的地點和開市時間,選派藩屬和歸屬胡族諸部首領的子女到晉陽大學堂學習等等。

李弘非常滿意,誇獎了幾句,然後說道:“國讓,有關籌建漠北都護府的事,我們回頭再議議。議好後你寫個奏章,等我回到金雪原向朝廷報捷的時候,隨同報捷文書一起送到洛陽。有關漢北郡的治策,你直接上奏朝廷吧。至於具體的內容,十二月初的時候,我們召集諸部大小王、左賢王、日逐王,還有鮮卑三部大人共議。有些事情我們還是坐在一起商議的好,大家都滿意不是更有助於大漠穩定嗎?”

田豫連聲答應。

“現在北疆的仗算是打完了,北疆大軍如何駐防,漠北都護府和漢北郡的邊軍鐵騎如何組建,這些事都要盡快定下來。”李弘看看帳內眾人,頗為動情地說道,“我從盧龍塞開始,最早是帶著我們自己的鐵騎征戰,但後來我們自己的鐵騎越打越少,我就帶著胡族鐵騎四處征戰,打到今天,竟然只剩下了兩萬鐵騎。北疆大軍不能沒有鐵騎,不能沒有胡族鐵騎,但更不能沒有漢人鐵騎,所以,我們要盡一切力量組建自己的鐵騎。我希望十年後,在大漠上縱馬馳騁的是五萬漢人鐵騎,而不是五萬胡族鐵騎,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公定已經擬訂了一個北疆駐防之策。”鮮於輔從案幾上拿出一卷文卷遞給李弘,“公定認為北疆駐防兵力至少要八萬。這個數字和大人早期的預測差不多。”

李弘展開細看。朱穆認為,由於北疆未來幾年的主要事情是屯田賑濟,所以軍資必然匱乏,要想在邊塞保留十萬以上的大軍根本不可能。但考慮到大漠初定,北疆尚需保留強大武力以做威懾,因此他建議至少保留三萬鐵騎,五萬步卒共八萬大軍。一萬鐵騎、兩萬步卒在陰山以南,鐵騎以黑豹義從營和度遼營為主力。兩萬鐵騎、三萬步卒在大漠,鐵騎以風雲鐵騎營為主力。其余五萬步卒分駐常山、晉陽和河東三地,一邊屯田,一邊駐軍,這樣可以節約部分軍資。

朱穆在書中還對戰時征募胡族鐵騎,完善軍屯,籌建牧馬苑,整訓軍備,修葺關隘等事做了詳細說明。另外,他提出要收回晉陽和河東軍械作坊,改由車騎大將軍府專制一事引起了李弘的注意。現在晉陽和河東兩地的軍械作坊分別由長安徐陵和河東衛閥控制,朱穆說,他已經數次接到這兩人私賣軍械的消息了。如果將來弩炮、拋石車這樣的重型軍械也被他們私自賣了出去,那可就危及到大漢社稷了。

李弘把朱穆的文書遞給了徐榮,“子烈,這個河東衛閥和長安徐陵是不是對北疆的威脅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