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1章.鹿死誰手 第16節(第2/5頁)

劉艾看看董卓,沮喪地說道:“大人,如今我們進退兩難,務必要想一條死裏求生之路,否則這兩萬將士算是活到頭了。”

“李弘雄踞北疆,為所欲為,早已成為大漢禍患,但他實力強勁,朝廷無可奈何。”李儒接著劉艾的話說道,“太傅大人和大臣們絕不會再讓大漢國出現第二個雄踞一方威脅國家社稷的重鎮將軍。所以他們趁著大人率兵進京的機會,會想方設法把你困在京畿,奪了你的兵權,甚至還有可能把你殺了。要殺你的借口太多了,太傅大人隨便找個理由詔告天下,你就是大漢逆賊,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我現在回西涼,誰能阻止我?”董卓不屑地笑道,“你們想得太多了。如果現在奸閹和大將軍都沒死,我怎會身陷重圍,危機四伏?”

“大人被先帝奪取兵權後,先帝先是要你回京任職少府,後來又讓你到並州任州牧。從那時開始,大人就已經深陷重圍,危機四伏了。”李儒問道,“大人為什麽不敢回京任職少府?為什麽不敢到並州,滯留河東?為什麽要第一個響應車騎大將軍李弘,舉兵南下威逼天子和朝廷?為什麽在車騎大將軍遠征後,大人還要執意進逼洛陽?大人難道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目的?”

“大人能回到西涼,這一點勿庸置疑,但大人即使回到西涼,在西涼叛軍和長安皇甫嵩的前後夾擊下,大人自保尚且不足,哪有余力擁有和車騎大將軍一樣的實力?現在奸閹和外戚盡除,士人獨掌朝廷,一旦天子要剝奪你的兵權,你還能象先帝在世時一樣公然違抗聖旨嗎?”李儒看看董卓猶豫不定的眼神,大聲說道,“大人若退,死路一條。大人若進,則還有一線希望。”

董卓搖搖頭,苦笑道:“希望,哪裏還有希望?”

“我們最初南下京畿的目的是什麽?後來我們兵進函谷關的目的又是什麽?鏟除奸閹,穩定洛陽,幫助大將軍獨掌權柄,然後我們借機回西涼。現在伺機入朝的事我已經不想了。看看車騎大將軍,能夠獨霸一方為所欲為也很好,比在朝為相整天和各方權勢互相爭鬥要好得多。”

“李瑋為了遠征大軍的糧餉,已經出兵黃河,目的無非就是要保證洛陽的穩定。我接受太傅大人的提議,進逼平樂觀,也是為了保證洛陽的穩定。而大將軍只要控制了西園軍,洛陽也就算徹底穩了。至於太傅大人想在逼迫大將軍誅殺奸閹後再趁機誅殺大將軍的計策,根本就是自不量力的妄想,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不會幫助太傅大人的。不要說讓我做三公,就是讓我做大將軍我都不幹,他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

“但他卻成功了。”董卓嘆了一口氣,“奸閹和大將軍一死,洛陽形勢急轉直下。現在太傅大人獨掌權柄,不但能迅速控制北軍,穩定洛陽,還能把我這兩萬人也一起解決了。所以現在繼續進京肯定是死路一條,只有回到西涼才有活路。”

“還是李瑋說的對啊。我要是早一點走,也不至於象現在這樣束手無策。”董卓有點懊悔地說道,“我想在大將軍穩定局勢後,多撈一點錢以便賞賜將士們,誰知道洛陽卻發生這麽大的驚天變局,讓兩萬將士跟著我陷入了困境。”

屋內一片沉默。

李儒來回走了兩步,忽然問道:“如果大人能控制北軍,你是否還堅持退出京畿?”

董卓回頭看看擺在案幾上的聖旨和符節,沒有說話。

劉艾說道:“大將軍一死,太傅大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殺奸閹,而是控制城外平樂觀的五萬北軍。控制了北軍就等於控制了洛陽,控制了國家權柄,太傅大人和那幫士族大臣難道不知道?尤其現在五營西園軍剛剛並入北軍,平樂觀混亂不堪,這五萬將士嚴重威脅著洛陽城的安全,太傅大人為了能迅速穩定洛陽,務必要盡一切辦法先行控制北軍。”

“問題就在這。”李儒一把拿起案幾上的聖旨對董卓說道,“大人請想一想,如果太傅大人沒有天子的聖旨和符節,他如何取信於北軍將領?如何統領北軍?如何向北軍將士解釋大將軍的死?如何保證北軍將士不會鬧事反叛?”

“北軍大營裏的狀況太傅大人不清楚,但太傅大人知道那裏西園軍人多,北軍人少,各部將官士卒正在調換合並,大家人心惶惶,軍心極為不穩。這個時候如果有個風吹草動,北軍大營很可能在瞬間崩潰。五萬大軍炸營的後果是什麽,相信太傅大人很清楚,所以他如果沒有絕對把握不會派人去掌控北軍。那麽,太傅大人在什麽情況下才會有絕對把握?一是手裏有天子的聖旨和符節,二是平樂觀外有足夠的軍隊包圍北軍,如此才能保證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