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1章.鹿死誰手 第4節(第3/3頁)

這次我和諸將在大軍南下之前為確保大漠作戰的勝利商討了數次作戰策略,大家仔細考慮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尤其是皇帝更叠朝廷不穩糧草可能隨時中斷這個因素。所以我最後決定大漠作戰分兩步。首先是大軍分三路,從北地、五原、代郡三個方向同時向鮮卑人發起攻擊,力圖出其不意,打鮮卑人一個措手不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占整個北部鮮卑的廣袤疆域。大漠作戰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給北疆邊郡打下一塊緩沖之地,即使將來鮮卑人要入侵,戰場也是在大漠,而不是陰山以南的數個邊郡。占據了大漠南部的平原後,大軍就駐紮於南部大漠的數個大牧場上,一方面囤積糧草,一方面穩定被占疆域,同時尋找鮮卑人的主力決戰。

如果此時洛陽穩定,糧草充足,而漢北郡也已經牢牢控制在手,天氣也許可,我就決定遠征燕然山、狼居胥,甚至一直打到北海(今貝加爾湖)去,盡最大可能擊殺鮮卑人的主力。

李弘笑著說:“我打算把攻占的北部鮮卑疆域定為並州的第十個郡。你們說說,這個郡應該叫什麽名字?叫漢北郡如何?意思就是大漢國最北面的一個郡。”

將軍大人既然已經想好了名字,其他人自然也就懶得費神了,於是大家隨聲附和,都說行。

左彥笑著問道:“大人今天喊我們來,除了給我們說說大漠作戰的策略,囑托我們給大軍督辦好糧草輜重以外,不會就是為了給並州第十個郡起個名字吧?”

李弘笑道:“沒什麽事,我就是想和諸位聚聚。今天我就北上了,如果我還能活著回來,我們再聚。”

八月十五,北部鮮卑。

振威將軍麴義、厲鋒中郎將趙雲、虎威中郎將顏良率楊明、姜舞、劉冥三營鐵騎,匈奴左賢王劉豹的兩萬鐵騎,高覽、文醜、陳好、高順、王當、吳雄六營步卒,共五萬人馬出高闕,走青月峽谷,飛速殺向北部鮮卑。

車騎大將軍李弘給麴義的軍令是在八月底之前務必占據北部鮮卑的所有疆域,並盡最大努力全殲拓跋鋒。李弘說,攻擊開始後,右翼的張燕和閻柔會率軍攻打彈汗山,牽制魁頭的軍隊支援拓跋鋒,而徐榮會率軍從左翼攻擊西部鮮卑,牽制落置鞬落羅的軍隊支援拓跋鋒。這樣一來,你就不需要考慮大軍左右兩翼的安全了,你只管猛攻拓跋鋒即可。

北部鮮卑經雁門關大戰和鮮卑內亂之後,兵力折損嚴重。在剛剛結束的北疆大戰中,北部鮮卑的蒙帥拓跋帷和他的一萬鐵騎也全軍覆沒。所以現在拓跋鋒手上只有一萬五千人,而且有一部分還不是精銳。在這種情況下,漢軍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擊拓跋鋒定然是勝券在握。但問題是拓跋鋒不會迎戰,他肯定要倉惶北逃,因此,如何全殲拓跋鋒成了漢軍最頭痛的事。

拓跋鋒屢屢入侵大漢國,罪惡滔天,罪不容恕,如果不能把他誅殺在北部鮮卑境內,讓他成功逃進大漠深處,那再想殺他就非常困難了。麴義為此和趙雲、顏良、劉豹多次商議攻擊方案。

麴義想了個分三路出擊合圍拓跋鋒的辦法。他命令趙雲和劉豹各帶一萬鐵騎,從北部鮮卑的大草原左右兩側向北直插六百裏,先把拓跋鋒的後路徹底切斷。自己和顏良帶著一萬四千鐵騎從正面發動進攻,迫使拓跋鋒放棄數萬族眾向北逃竄。高覽文醜等將率一萬八千步卒帶著糧草輜重隨後急速跟進。

拓跋鋒接到漢軍已經翻越陰山攻擊而來的消息後,二話不說,帶領大軍和近八萬部落族眾,幾百萬頭牲畜向北撤退。就在形勢萬分危急的時候,拓跋鋒的族眾卻突然發生了暴亂,撤退隨即演變成了一場大逃亡。

這幾年,拓跋鋒為了擴展實力,大肆吞並領地內的小部落,稍有不從和反抗,隨即就會遭到他的血腥報復和鎮壓。北部鮮卑大小部落的族眾對其恨之入骨,尤其這幾年他屢屢對外用兵,但又屢屢大敗,族內青壯男丁因此死去了大半。但就在這種情況下,拓跋鋒還舉兵反叛彈汗山,攻打鮮卑大王,這讓北部鮮卑的大小部落對拓跋鋒恨到了極致,巴不得漢軍早點殺進大漠,砍了拓跋鋒的腦袋,剝了拓跋鋒的皮。

拓跋鋒望著一道道沖天的狼煙,望著大草原上狼奔豕突的人群,心裏既恐懼又憤怒。背叛,這個時候背叛我,我要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傳令各部,急速後撤。”拓跋鋒揮手叫道,“凡擋路者,格殺勿論。”

拓跋晦急忙勸阻道:“大人,這時候不是殺,而是趕,把他們往草原四處趕,以此來阻礙漢軍的攻擊速度。”

拓跋鋒怒不可遏地咆哮道:“給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