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1章.鹿死誰手 第1節(第3/5頁)

大將軍很滿意袁隗的安排,他奉承了袁隗兩句之後問道:“太傅大人,丁大人被免職後,這司徒一職你看由誰接替為好?”

袁隗稍加沉吟之後說道:“大將軍,奸閹之事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車騎大將軍也還沒有撤兵北上,洛陽還是動蕩不安,以我看,暫時還是不要考慮了。”

何進微微一笑,點點頭。現在太尉劉虞在幽州。司空劉弘和大司農府、少卿府正忙於給北疆調撥糧餉軍械,三公缺一個司徒無關大礙,但多一個司徒可能就要出現權力分配不均的問題。此時此刻,這個司徒一職無論安排何進的人還是袁隗的人,雙方都不會同意,還是保持現狀為好。大將軍有此一問,就是想試探一下袁隗的心思。

太傅和大將軍同時參隸尚書事,共理朝政,讓士人和大將軍互相制約,這本來是太後和中官們想出來的一個維持外廷權力平衡的辦法。既然太傅大人不想打破平衡,何進自然不願多事。他現在最急迫的是盡快主掌內廷大權,控制天子和太後。

“大將軍可知道李大人要立即北上了?”袁隗漫不經心地問道。

何進笑笑,沒有說話。

李弘的擔心也是他的擔心。當初何進為了盡快解決西園軍的問題,答應上軍校尉曹操在鏟除了宮內的奸閹後,讓他繼續統領四萬西園軍。而麻煩就出在這裏。現在西園軍就在函谷關,而曹操、淳於瓊和鮑鴻三人因為隸屬於奸閹一系,他們擔心自己遭到朝廷的清洗,所以牢牢控制著兵馬。如今洛陽的事還沒有處理好,何進也不好立即翻臉。這整頓西園軍的事根本就沒影子。

西園軍的這三個校尉,何進感覺非常棘手,很難處理。上軍校尉曹操出身宦官世家,祖父是大長秋曹騰,父親是前太尉,朝野內外都有關系,很難動他。中軍校尉淳於瓊是黃門令袁赦舉薦的人選,本來是袁閥故吏。現在袁閥在洛陽如日中天,怎麽動他?下軍校尉鮑鴻是大長秋趙忠的人,但他和前將軍董卓關系非常好。過去在西疆平叛的時候,他是扶風郡的都尉,跟在董卓後面打過仗。這次鮑鴻帶著人馬從小平津趕到函谷關,主動投向大將軍,都是董卓一手促成的。如今董卓的大軍就在澠池駐紮,如何撤換鮑鴻?大將軍既然不能妥善解決西園軍的三個校尉,當然也就沒辦法整頓西園軍,更不要說把西園軍整體轉為北軍了。

何進內心裏非常希望李弘能繼續在河東待一段時間。只要李弘在河東,這四萬西園軍遲早都是自己的,但李弘一走,京畿威脅一除,這四萬西園軍就是難題了。

“我想奏請陛下和太後把車騎大將府放到雲中城。”袁隗說道,“車騎大將軍主掌北疆戍守之責,其治所應該放在邊塞,我想雲中城比較合適。”

何進疑惑地看看袁隗,不明白他這個時候為什麽要挑釁李弘。車騎大將軍府在什麽位置,何進認為並不重要。李弘在臨汾、晉陽和九原三城各設一個行轅,就已經說明問題了。北疆就是控制在李弘手上,誰都撼動不了,難道下旨命令李弘把車騎大將府放到塞外就能阻止李弘遠征後回到晉陽?就能阻止李弘雄踞北疆?何進覺得很好笑。

何進看到袁隗很認喜,隨即揮揮手同意了。他知道李弘不會在意這麽點小事。

何進站在朱雀門外,望著巍峨雄偉的南宮,不由地臉顯笑意,稍稍挺了挺自己疲乏的身軀。

長秋官內,太後的臉色很難看,她甚至沒有讓何進坐下,就讓何進那麽站著。何進神色謙恭,不停地說著道歉的話。

太後顯然余怒未熄,她冷笑道:“大將軍的病好了?”

何進搖搖頭,淡淡地說道:“臣的病還沒好,但國事為重,臣……”

“大將軍的病有那麽重嗎?重的連護送先帝的靈柩到文陵都不行?”太後冷言反譏道,“哥哥,你太過份了。”

何進沒有說話。

“哥哥還記得當初誰送我入宮的嗎?還記得誰幫我住到這長秋宮的嗎?還記得誰幫你說服先帝拜為你大將軍的嗎?”太後一字一句地說道,“哥哥,你太過份了。”

何進欲言又止,垂首不語。

“現在哥哥滿意了,一切都如你所願了。你為什麽還不罷手?為什麽還要把他們趕出京城?為什麽還要斬盡殺絕?哥哥,你太過份了。”

何進回到了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門前車馬擁塞,前來拜會大將軍的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原中常侍張恭、高望,還有幾個小黃門攜帶重禮一起來到大將軍府,向大將軍請罪,願聽從大將軍的一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