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12節(第2/3頁)

自已的兄長她還是了解的。這幾年何進為了皇統的事和士人互為盟友,三番兩次要設計誅殺中官,其目的雖然是為了皇統為了何氏宗族,但最終目的他還是為了自己將來可以獨掌國家大權。一旦讓自己的這位兄長主掌了大權,他勢必要殺中官。而中官們都被他殺絕了,自己和小皇帝還不都要看他的臉色過日子?何太後暗暗下了個決心,只要小皇帝沒有長大,她就絕不放權給何進。為此她聽從了趙忠等人的建議,在小皇帝繼位後,先是拜後將軍袁隗為太傅參隸尚書事,不讓何進專權於國事,接著又把何進的一幫得力手下征募入朝,分化大將軍的實力。大長秋趙忠的話說得很實在,他說只要能維持朝中各方權勢的平衡,太後就能獨掌大權為所欲為,否則,洛陽不但會亂而且太後和小皇帝的神聖權威將要受到致命的打擊。

何進沉默不語。

先帝在臨死之前把河東的兩萬北軍征調到涼州,從而徹底斷絕了自己重整北軍再振強勢的可能。如今自己實力不濟,要殺自己的人越來越多,如果還不盡快把西園軍的兵權奪到手,形勢將越來越險惡。皇統的事因為自己沒能在第一時間趕回京城幫上何太後的忙,結果造成奸閹勢力復起,士人完全掌控了外廷。現在自己的權勢看上去雖然比過去更強大了,但其實根本就是不堪一擊。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危機,真正的危機不是現在,也不是在洛陽,而是將來,是在董太後離京和北疆大戰結束後的北疆。

先帝歸天前的四道聖旨從表面上看是利用太尉劉虞和征北大將軍李弘的力量來威懾朝廷,保護董太後和小董侯順利離京,但它背後有什麽深意呢?

先帝的這個表面目的已經達到了。如今少帝已經封劉協為渤海王。渤海王的封地就是冀州的渤海郡,它和河間國相鄰,和幽州交界。董太後和渤海王歸國之後可以住在一起,他們將受到太尉劉虞的保護。北疆大戰結束後,他們將受到督領三州兩郡兵事大權的征北大將軍李弘的保護。但真的就是保護這麽簡單嗎?

既然僅僅是為了保護董太後和渤海王的安全,那先帝為什麽要緊急調走河東的兩萬北軍?為什麽要削弱自己的實力?為什麽要給征北大將軍李弘一道密旨?先帝到底在密旨中要李弘幹什麽?

何進在苦苦思索。他不僅僅要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他還要為整個何氏宗族的生存而努力。他不能因為何太後的短視和無知就把整個宗族的未來都白白的葬送了。

太傅袁隗再催何太後。北疆戰局瞬息萬變,容不得半點拖延,他懇求何太後立即下旨調撥糧餉。

太傅、司徒、司空三府和尚書台連夜合議。趙忠、張讓、段珪三人趕到尚書台,向諸位大臣婉轉表達了何太後的意思。萬金堂錢財有限,要提前調撥兩個月的糧餉非常困難,只能提前調撥大軍一月所需。

太傅袁隗吃驚地質問道:“萬金堂錢財有限?這怎麽可能?這到底是不是太後的意思?”

趙忠陰陽怪氣地笑道:“不信?不信你到長秋宮去問問太後。”

尚書周毖勃然大怒,指著趙忠的鼻子罵道:“北疆大戰事關國家安危,你等將死之人竟然蒙蔽太後出此誤國之策,先帝在天之靈豈肯饒恕?北疆一旦戰敗,你等死期必至。”

段珪不屑地罵道:“你亂叫什麽?我就是死也死在你後面。北疆一旦戰敗,第一個要問罪的就是你們尚書台這些白癡。”

尚書韓馥拍案而起,指著趙忠說道:“我們要見太後。”

張讓嘿嘿冷笑,指著永樂宮方向說道:“萬金堂的錢財給董太後搬走了一半,你們有本事就去找董太後要。”說完對趙忠和段珪招招手,三人揚長而去。

尚書房內頓時罵聲四起。

劉弘和盧植神情嚴肅,四人互相看看,眼裏都露出了一絲悲哀和無奈。

“奸閹們等不及了。”袁隗望著劉弘說道,“你是宗室大臣,和先帝又是親戚,麻煩你去一趟永樂宮勸勸董太後。此時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誤了國家大事,更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辜負了先帝的一番苦心。”

劉弘搖搖頭,十分擔憂地說道:“董太後極其溺愛小董侯。為了董侯她可以不顧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她之所以要搬取萬金堂的錢財,估計都是為了小董侯的以後著想。所以我們很難……”

“先帝臨終前一再囑咐我們要打贏北疆大戰,要收復邊郡。”袁隗神態堅決地說道,“為了大漢國,為了北疆大戰,我們什麽都可以放棄。”

丁宮低頭不語。盧植嘆道:“如果蹇碩不在了,老大人能確保董太後和渤海王安然離京嗎?先帝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