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9章.風卷殘雲 第18節(第2/3頁)

光祿勛劉博說,太尉大人沒有到邊塞打過仗,不知道那裏的情況。在大草原上,冬季很漫長,覆蓋在草原上的大雪要到三月前後才能化去。也就是說,我們最快也要到四月底才能出塞。六月又是大草原上的雨季,如果雨水充足,整個夏秋都有大雨,在這種情況下,胡人將占據很大的優勢。他們可以來去自如,而我們的步卒卻不行。所以出塞作戰不是大人所想象的那樣簡單,我們不但要準備充足,更要把握適當的時機。當年落日原大敗,我們有一半原因是敗在大雪上。如果那年大雪不是提前來臨,我們至少可以撤回來一半人。那次出擊塞外,我們就是八月出塞的,當時大草原上的雨季已經過去了,正是出擊的最佳時機。

光祿大夫袁逢嘲笑道,按照劉大人所說,北疆大戰要到八月才能開始了?到了八月,水草豐茂,牛羊肥壯,胡人勢力大振,我們出塞作戰的難度就更大了。胡人既然能在冬天打仗,我們為什麽就不行?鎮北將軍麾下不是有數萬胡騎嗎?由這些胡騎在前廝殺,步卒隨後跟進,大軍定會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劉博無奈地說道,諸位大人,我們出塞是收復失去的邊郡,不是遠征大漠誅殺胡人,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請諸位大人務必要理解。以占據土地和城池為目標的大戰和以驅趕胡人擊殺胡騎為目標的大戰有根本區別。此次出塞作戰,我們的目的是收復邊郡,是奪回城池,是解救被奴役的百姓,出戰就要做到萬無一失,所以準備充分是重中之重,務必不能倉促。

司空丁宮說,劉大人說來說去,無非還是擔心國內的叛亂會影響出塞作戰,導致北疆大戰失利。但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西涼叛亂早日平定的可能較大。皇甫大人在奏章中說,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勝。陳倉雖小,但城垣堅固,守衛嚴密,不易攻破。王國兵力雖強,但久攻不下,叛軍必然疲乏。皇甫大人打算趁著叛軍疲乏之時發動攻擊,以求一戰而定,他有絕對的把握在三月之前擊敗叛軍。西涼叛亂如果平定了,剩下的無非就是青徐蟻賊。剛才盧大人已經說了,青徐蟻賊因為缺乏糧食,很快就會陷入饑荒,撤兵逃遁泰山看來已是必然。在兩處叛亂皆能平定的情況下,及時發動北疆大戰難道還有什麽後顧之憂嗎?

朝堂上大臣們的爭論越來越激烈,北疆大戰到底何時開始成了大漢國在新年裏的頭等國事。

鎮北將軍李弘回到龍山大營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鮮於輔徐榮張燕楊鳳,還有胡族將領恒祭狂風沙聶嘯射纓彤劉冥鹿歡洋商議整軍的事。

早在朝廷確立了北疆大戰的總體策略後,皇甫嵩就數次寫信給李弘,和他商討北疆大戰的具體實施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他回師並州後立即整軍。皇甫嵩說,胡騎也好,黃巾軍也好,這些軍隊獨立存在不但對大漢國是個威脅,對即將開始的北疆大戰更是一個威脅。胡騎因為屬於不同的族種,加上各族之間的仇恨,彼此之間的矛盾非常大,如果不把這種矛盾壓制住,出塞作戰時各部之間將因為缺少信任和默契而埋下失敗的隱憂。他希望李弘趁著北疆戰場連番勝利,各族將士士氣高漲的時候,立即對北疆大軍進行整頓,力求讓各族各部將士消除隔閡,減少矛盾,上下同心,為北疆大戰夯實一個最牢固的基礎。

李弘和鮮於輔也有這個想法,兩人在幽州就經常商量這事,大致的整軍計劃早已成形。

鎮北軍中的騎兵在這一年裏損失較大,李弘帶到幽州戰場的三萬人損失了大約八千多人(這三萬人包括匈奴的一萬鐵騎),麴義帶到河南戰場的三萬人損失了大約六千多人,射纓彤的驃騎營在河東和並州的平叛過程中也損失了大約兩千多人。現在劉豹已經帶著剩余的七千匈奴鐵騎回到了美稷,這樣,加上度遼營,黑豹義從營,北疆漢軍目前還剩下五萬鐵騎。李弘打算上書陛下,從匈奴和上谷烏丸征兵五千以補騎兵軍的不足,另外再從步軍中挑選五千擅長騎射者加入騎兵軍,重建六萬鐵騎。

鎮北軍本來只有三萬步卒,在幽州傷亡了一萬三千多人,後來從幽州叛軍俘虜裏征募了一萬多人補足了步兵軍。這三萬人再加上九萬黃巾軍,北疆漢軍目前共有十二萬步卒。但要把黃巾軍整體並入漢軍,難度非常大,需要做大量的說服工作。

李弘擬建八軍三十五營,大軍人數十八萬。

騎兵軍建三軍九營五萬四千人。一軍一萬八千人,一營六千人。每軍設三營,每營設三部。

中軍由麴義統帥,上軍由閻柔統帥,下軍由趙雲統帥。(趙雲的官職不足以統領一軍,李弘打算上奏陛下遷升他為行中郎將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