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8章.劍拔弩張 第2節(第2/4頁)

“如果由老大人坐鎮鎮北將軍府,以他的想法必會縱容腐敗,後果堪慮,所以不要再麻煩他老人家了。”

徐榮點點頭,望著左彥道:“那就由左大人坐鎮吧。”

“俊義兄為人忠厚,寬以待人,但難以服眾;仲淵年輕氣盛,膽大妄為,實在難以讓人放心;筱嵐才華卓絕,行事穩重,可惜是一女流;謝明等人各負重責,再加上資歷等原因就更不用考慮了。”

徐榮聽李弘這麽說,心裏頓時了然。抵禦胡人入侵,僅靠目前留守的三萬鐵騎和幾千郡國兵肯定不夠,必須要征調黃巾軍,但強行征調黃巾軍也許會引發並州危亂。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黃巾軍自己要求出戰。

徐榮微微笑道:“大人是不是中意張燕張大人?”

李弘深施一禮,笑道:“有子烈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

《呂氏春秋》說,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與盧龍塞、飛狐塞並稱北疆咽喉。

自秦漢以來,為抵禦匈奴入侵,自西涼的武威、北地開始,到並州的上郡、西河、雁門,再到幽州的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止,共修建了一條長達萬裏的長城。而自黃河到句注這一段八百裏長城,自前朝趙國時就已經修建完畢。這段長城將夏屋山、句注山、累頭山、草垛山、黃河聯成了一個堅實的防禦體系,而句注要塞就座落於其中地勢最長最險的句注陘,雁門關就是句注要塞的關城。雁門關虎踞龍盤,雄偉壯觀,那裏兩峰對峙,中有孔道,只可容大雁從中飛行。附近峰巒錯聳,峭壑陰森,中有大路,盤旋幽曲穿關而過,地勢異常險要,為歷代戍守之重地。

本月初,李弘到達雁門關。平北中郎將鮮於輔、匈奴左賢王呼樓蘭、並州刺史張懿、雁門郡太守郭蘊和其他各部將領出關十裏相迎。

左賢王呼樓蘭四十多歲,身高體闊,嗓音洪亮,飽經風霜的臉上有一雙咄咄逼人的眼睛。這次隨漢軍出征的都是匈奴左部落和其他一些小族騎兵,右部落和屠各族以各種理拒絕出兵。大單於羌渠擔心匈奴的局勢,但同時又不敢違抗大漢皇帝的聖旨,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讓左賢王領軍出征。大單於為了出征兵力問題,多次和鮮於輔協商,但鮮於輔執意要其遵從聖旨,出一萬兵。鮮於輔說,現在匈奴各部雖然心懷異志者有不少,但我大漢國有兩萬鐵騎在度遼水幫助大單於鎮守王廷,大單於還擔心什麽?

雁門郡太守郭蘊祖上郭全曾做過大司農,郭家在太原是名門望族。郭蘊本人文武雙全,學識不凡,在北疆赫赫有名。雖然已年屆五十,但依舊可開三石弓,閑暇還開堂授學,門下弟子眾多。此人在雁門任職多年,為官清廉,政績彪炳,口碑極佳。

李弘經鮮於輔、張懿介紹,和左賢王呼樓蘭,太守郭蘊寒暄了一番,隨即又和各部將領一一打了招呼。

“這是軍司馬張震張正滔,假司馬吳雄吳雨辰。”鮮於輔指著兩個年輕健壯的武將說道,“這次隨軍出征的並州三千郡國兵就由他二人統領。”

李弘很高興,親切地問了幾句之後,轉臉對郭蘊說道:“謝謝郭大人給我兩員悍將。”

郭蘊笑道:“大人的征調令一下,我和張大人就沒一天安靜日子,各部將領紛紛吵著要跟你出征北上,都要建功立業,我們做上官的很為難,都不知道讓誰去好。後來沒辦法,我就說,這樣吧,這幾年在雁門關,誰的戰功最多誰就去。算來算去,就正滔和雨辰戰功最多。這兩人都是我的得意弟子,但因為我這個老師沒有門路,所以他們至今還不過就是個軍司馬,委屈了他們。”

李弘笑笑,很理解。在邊軍就是這樣,朝廷如果沒人,你功勞再大,最多不過就是個軍司馬,那已經到頂了。自己當初之所以憑仗軍功升到校尉,完全歸功於劉虞的大力舉薦。沒有劉虞的一路照拂,也就沒有自己的今天。想到自己即將和故主劉虞會師幽州,他的心情突然好了起來。並州的事,就交給徐榮和麴義吧,相信他們會比自己做得更好。

這時站在一旁的張懿指著張震和吳雄說道:“到了幽州,跟著將軍大人好好幹,如果不能立功受封做個都尉,就不要回來了。”

李弘大笑,望著笑嘻嘻的張懿說道:“張大人,你這是威脅我嗎?”

張懿毫不避諱地說道:“大人看看你的部下,還有幾個統軍將領是軍司馬?大人的騎兵軍將領幾乎清一色是校尉和都尉,最小的官也是別部司馬。這雁門郡的軍隊也是隸屬大人的鎮北將軍府,大人好歹也要給幾個都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