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18節(第2/4頁)

“哈哈……”趙岐大笑起來,“好,好,這並州的老朋友太多了,好啊。那騎驢的小子從冀州跑了之後,我還正擔心他,好,好。”

李弘和張燕把招撫的細節和有關屯田的準備工作對老大人做了一番詳細的介紹。

趙岐聽完之後,立即問道:“土地所屬的事怎麽解決?”

李弘說道:“軍屯的土地自然是朝廷的。屯田兵所種的糧食部分歸屯田兵所有,代替軍餉,部分歸典農都尉府,留做軍資,還有一部分歸鎮北將軍部和平難中郎將部。具體的分配方案目前還沒有定。我的意見是,先盡量滿足屯田兵和典農都尉府,剩余的再做並州軍需。”

“至於民屯的土地,目前暫不宜賣給個人。一來百姓手中沒錢,二來防止有錢人趁機低價兼並土地。”李弘說道,“土地如果長期屬朝廷所有,由百姓租種,百姓的耕種熱情會受到打擊,所以,這土地還是要賣給耕種者私人的。我打算三年後再商議土地買賣的事。三年後,假如屯田初步見效,百姓衣食可保,立即開始土地買賣。百姓購買土地的錢分五年時間用所種糧食代替。五年還不起的,再順延五年。”

“土地兼並如何處理?”老大人贊賞地點點頭,繼續問道。

李弘和張燕互相看了一眼,覺得老大人的見識果然非同一般,所問的事情都是關系到屯田是否成功的要害問題。

“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不關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他們是不會賣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嚴禁土地買賣,打擊土地兼並,另一方面,我們要在護田校尉府建立一個賑濟制度,對因為遭受天災或者疾病導致無法生存的百姓進行救濟,以保證他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趙岐想了一下,說道:“本朝初期屯田也用過這種辦法,以防止百姓們私下賣地,但施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看,關鍵還是要嚴懲私下收購土地者,否則,敢於以身試法的大有人在。”

李弘和張燕連連點頭。

“錢呢?屯田用的錢呢?朝廷目前沒有錢,這錢怎麽解決?”趙岐神情嚴肅地問道。

“我打算以商補農。”李弘隨即把自己的設想對老大人詳細解釋了一遍,“關鍵是允許私人介入鹽鐵經營。這一點,從目前看來,希望得到陛下和朝廷的同意難度很大。”

趙岐對李弘的建議既不感到驚訝,也沒有發表意見,而是繼續追問道:“大人,我現在要錢,要糧食,要屯田物資,我馬上就要,你能馬上就給我嗎?”

“可以,我已經督令鎮北將軍府去辦了。”李弘說道,“第一批糧食已經運到晉陽,後續糧食和屯田物資會源源不斷地運到太原各地。”

趙岐大喜,狠誇了李弘幾句,又問道:“並州刺史張懿張大人呢?”

“張大人已經奉旨離開晉陽,到雁門郡去了。”李弘回道,“但我把並州刺史府的一幫從事和掾史都留了下來,因為他們熟悉並州事務。我打算把他們都交給老大人,讓他們到護田校尉府充任各級掾史。”

趙岐笑笑,對李弘道:“好了,我沒什麽事要問了,我開始上任屯田了。”

李弘奇怪地看著他,問道:“老大人不問問我這錢是從哪來的?還有沒有?”

趙岐大笑,說道:“大人,你知道陛下和朝廷的大臣們是怎麽看待並州的招撫和屯田嗎?”

李弘搖搖頭。

“大人的運氣就象天上掉下金蛤蟆,沒人會相信。”趙岐笑道,“招撫的事這麽順利,不是因為你讓步太大,也不是因為飛燕的主動配合,而是因為你的運氣好啊。陛下和朝中大臣都認為你是在並州做假,騙騙飛燕和他的黃巾軍,所以,你有奏必準,甚至你們尚未談妥,陛下就已經封賞飛燕一個中郎將了,就連我也沾了你的好運,平白無故被陛下封了個鄉侯。”

“我做假?”李弘吃驚地和張燕面面相覷,覺得這也太荒唐了,“朝廷認為我在做假?”

“是啊。”趙岐笑道,“正因為上上下下都認為你在欺騙黃巾軍,所以招撫之議也沒遇到什麽阻力,陛下也就迅速詔準了。”

“至於大人的錢是怎麽來的,我不管,我只要你屯田就行。我都八十歲了,我還有什麽事看不透。我雖然老眼昏花,但誰忠心為國,誰禍害國家,我還是一清二楚的。”

“你這個鹽鐵之策也不是什麽新鮮玩意。本朝文、景皇帝的時候,信奉道家黃老之學,國家無為而治,清靜守法,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依法治國。當時賦稅低,幹預少,各地關卡取消了,開發山澤的禁令也取消了,富商大賈周流天下,物貿繁華。朝廷在煮鹽、冶鐵等各類行業全面開放,私商得以自由經營。甚至冶銅鑄幣這樣的要害行業都開放了,允許私商從事鑄幣。所以,你這些辦法不新鮮,但如果能在這個年頭撿起來再用,對大漢國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