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14節(第2/4頁)

另外,大軍自薄落谷大戰後,一直北上追敵,沒有整軍休息的時間,將士們非常疲勞,而所征募的鮮卑俘虜也沒有很好的訓練,其忠誠和士氣令人擔憂。如果三位大人帶著這樣的鐵騎出戰,非但沒有戰鬥力,恐怕還會生出意外。尤其是麴義大人的南下之軍,如果胡兵在河內叛亂,則京師危矣。

李弘建議陛下由北軍抽調部分精兵北渡黃河,會合河內的郡國兵,共同平定黑山黃巾,以求暫時穩定京畿局勢。

李弘的招撫黃巾軍之議在洛陽掀起了軒然大波。

李弘在奏章中說,目前黃巾軍大帥張燕部在黃巾軍中人數最多,勢力最大。如果能招撫,不但可以分裂黃巾軍,給各地黃巾軍以沉重的打擊,而且還可以為朝廷節約巨額軍資。

黃巾軍受撫之後,其幾十萬軍隊可以精簡,然後讓他們在並州實行軍屯。一來可以安置黃巾軍士兵,二來黃巾軍士兵可以就近參加禦邊作戰,三來可以給邊軍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四來可以解決邊軍的糧草自給問題。有了這些強有力的保障,將來大軍不但可以收復北方四郡,還可以出擊塞外,遠擊胡虜,為陛下建下萬世功業。

另外,黃巾軍受撫之後,滯留在太行山的百萬流民就會隨之下山。把流民問題解決了,叛軍的兵源和叛亂的根由也就消失了,所以安撫流民是招撫黃巾軍的重中之重。李弘在奏章中提出了墾地屯田的安撫辦法。他說太原和上黨兩郡地廣人稀,正好適合重開墾地屯田之策,以強邊禦敵。

尚書台最早看到李弘的奏章,皇甫嵩和盧植又驚又喜,連夜覲見天子。天子聽完兩人的解釋之後,對其中的節約軍資和建功立業非常感興趣。現在大司農府沒錢,軍資全靠少府出錢貼補,所以節約軍資其實也就是替天子省了錢。至於建下舉世功業,那當然是天子最高興的事了。他仔細看了兩遍李弘的奏章,笑著問道:“諸卿不是說李弘是個蠻子嗎,朕看他很有學識嘛?你們認為李弘此議如何?”

皇甫嵩說:“陛下,如今幽州已失,張舉張純的叛軍正在大舉進攻冀州,當務之急是要把張燕的黃巾軍拖在並州,以防他們攜手禍亂中原。另外,如果此時在兩州同時開戰,朝廷的確無法承受巨額的軍資開支,因此,行鎮北將軍之議非常及時,正好可以解去朝廷的燃眉之急。”

天子一聽有點緊張,急忙追問道:“蟻賊打到河間國了?”天子在河間國置有大量的田產和豪宅,所以他非常擔心。

盧植說:“陛下,幽州軍隊正在河間國高陽城一帶堅守,叛軍尚未打到河間國腹地,但他們有可能直接南下,攻打安平國的信都城。”

“劉虞呢?劉虞可趕到信都城了?”

“劉大人正在信都城集結軍隊,目前冀州渤海郡、清河國的三千兵馬已經陸續趕到信都城,而青州校尉鄒靖帶著濟南國、平原郡的五千兵馬正在路上,這幾天就可以到了。”

天子一聽,籲了一口氣。

“陛下,那並州的事……”

“明日朝議之後,不論三公九卿如何言論,尚書台立即下旨,速令招撫。”

朝堂上,三公九卿突聞天子要招撫黃巾蟻賊,果然大亂,勸諫之聲此起彼伏。

大漢國幾十年來,無論在西疆還是在中原,對叛亂者實行的都是剿殺之策。也只有前太尉張溫跑到西涼後,實在無力平叛了才想出個招撫之策。當時李弘做為張溫的下屬,還到金城郡做了一回招撫使,但最後事實證明這辦法沒用,只能讓叛亂者更加囂張,更加有恃無恐。

太尉崔烈和司徒許相等一幫大臣反對得很激烈。

他們認為張燕的主動受撫是有目的的。如果張燕提出一系列的讓朝廷無法接受的條件,招撫的事情就要一拖再拖。只要拖到十月,谷物成熟了,蟻賊就有糧食。那時假如張燕突然不願受撫了,舉兵再叛,事情就復雜了。而且,張燕即使受撫了,黃巾軍即使屯田了,但賊就是賊,一旦不能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隨時可能叛亂,這是不是養虎為患啦?

安置太行山上的百萬流民墾地屯田,沒有三到五年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但這三到五年裏,朝廷至少需要支出上百億的錢財予以扶持,朝廷哪來這筆錢?這錢比平叛所需多上數倍,遠不如速速平叛。朝廷花費百億錢財墾地屯田,但最後受益最大的是誰?是張燕和他的黃巾軍。張燕在屯田成功之後,其實力雄厚羽翼豐滿,假如再次舉兵作亂,誰去節制他?李弘避重就輕,只談屯田的好處,卻絕口不談屯田的危害,顯然是在欺君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