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1節(第2/3頁)

天子哼了一聲,沒有做聲。

“護烏丸校尉綦稠綦大人有五千騎兵,加上漁陽、右北平的邊軍,廣平、涿郡的郡國兵,薊城最多只有兩萬人。”盧植沉吟良久,嘆道:“陛下,薊城守不住啊。”

“幽州軍隊本來就少,這幾年胡人頻繁入侵,黃巾蟻賊又兩次叛亂,戰火一直沒有間斷過,士兵損失太大了。”劉虞痛心疾首地說道,“由於幽州貧瘠,賦稅不能自足,募兵擴軍難上加難。所以今日之失,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劉虞稍稍穩定了一下情緒,接著說道:“臣以為,薊城的兵馬雖少,但堅守兩三個月應該不成問題。有這麽長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從各地州郡抽調兵馬北上支援,平定叛軍。”

天子點點頭,問皇甫嵩道:“愛卿,給李弘的聖旨送出去了嗎?”

皇甫嵩搖搖頭,躬身說道:“陛下,張燕占據晉陽,楊鳳出擊上黨,並州形勢遠比幽州危急,征調李將軍北上幽州平叛,不合適。”

天子一怔,隨即瞪著小眼晴,生氣地罵道:“皇甫嵩,你昏頭了,幽州那邊都有大燕國了,你還在這裏對朕說什麽不合適?蟻賊都要打到冀州了,你知道嗎?”

皇甫嵩奏道:“陛下,臣知道,但張燕和楊風的叛軍對我們的威脅更大。兩人一旦聯手南下,和河內的於毒叛軍合力攻打河內,威脅京畿,關東必將混亂。兩相比較,平定並州叛軍更為重要和迫切。”

天子一聽說洛陽危險,立即打消了征調李弘北上幽州的想法,臉上的神色也漸漸平和下來。

“那幽州的叛軍怎麽辦?朕從哪裏征調援兵?”

“可以立即從冀州抽調援兵。”崔烈大聲說道,“陛下不是給了冀州牧楊大人兩萬兵的建制嗎?”

“太尉大人,你急糊塗了吧?”何進嘲諷道,“楊大人到冀州才兩個月,不要說征募士兵,就連賑災的事都還沒結束,哪來的兩萬士兵?”

“幾百萬人口的冀州,征募兩萬士兵還要很長時間嗎?”崔烈不相信地說道,“即使沒有這兩萬士兵,各郡縣的郡國兵呢?總有一兩萬吧。”

“李弘兩次從冀州帶走了六萬兵馬,哪裏還有什麽軍隊?”許相嘆道,“雖然他帶走的都是蟻賊降兵,但這幾年冀州戰禍連連,估計也沒有多少郡國兵了。”

天子長嘆,問道:“堂堂一個大漢國,為什麽士兵數量這樣少?死了的人為什麽不及時補充?這幾年仗打個沒完,各地州郡為什麽不補充兵馬?”

眾大臣相視無語。

“自從蟻賊禍亂以來,朕已經多次下旨,命令各州郡酌情征募郡國兵,為什麽他們都不聽?”

大司農王瀚欲言又止,想了半天,還是憋不住,拱手奏道:“陛下,這都是因為各州郡缺錢啦。一個普通的郡國兵月俸三斛谷,折錢三百,一萬兵就是三百萬錢,一年就是三千六百萬錢。另外加上這一萬兵的口糧,衣物,食鹽,武器,一年下來,這一萬人的軍隊大約需要花費五千萬錢。一個戶五萬,口二十萬以上的中等郡,一年賦稅最好不過上億錢而已,它能養個兩千兵就非常不錯了。這幾年,各地仗打得多,不打仗的州郡賦稅上繳得多,所以各州郡都缺錢養兵。”

“陛下,臣以幽州為例,幽州因為貧瘠入不敷出,最好的年份,其賦稅收入不過三千萬錢,所以歷年來朝廷都從冀、青兩州的賦稅中撥出兩億錢填補給幽州使用。陛下,幽州能有現在這麽多郡國兵,已經難能可貴了。臣聽說,幽州的許多郡國兵都不拿軍餉,只要吃飽肚子就行。”

“那邊軍呢?邊軍和南北軍的軍資都是從你的大司農府開支,為什麽幽州的邊軍人數也這麽少?”天子不滿地問道。

“陛下,北軍正常情況下有五萬人,南軍兩萬,這七萬士兵每人每月俸祿六斛谷,每年僅軍餉開支就有五億多錢。這幾年賦稅減得厲害,去年只有二十多億錢,朝廷哪裏還有更多的錢去養邊軍?”

“這幾年仗打得多,朕為了籌措軍資,想盡了辦法,朕向王侯世族,還有各地的富豪們借貸,要他們募捐,朕還多次削減官俸,朕在西園賣官,賣關內侯,還動用了少府和萬金堂的私財,就這樣,還不夠嗎?”天子憤怒地說道,“你天天對朕說沒錢,朕就不信了,那麽多錢,都到哪去了?是不是被你們這些人中飽私囊了?”

王瀚也生氣了,他為了大漢國嘔心瀝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今天竟然被陛下懷疑自己中飽私囊,他忍不住大聲說道:“陛下,那錢都在西園的萬金堂裏,什麽時候到過大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