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6章.風雲再起 第6節(第2/5頁)

“相反,我大漢國自武皇帝之後,再不復盛世。國勢衰落之後,朝廷自然也就無力抵禦胡人的入侵,只好任他們在邊郡來去自由,燒殺擄掠。現在,鮮卑人竟然敢肆無忌憚地深入到我大漢腹地,難道,我大漢國真的衰落至此嗎?”

“人呢?上百萬的人呢?”李弘問道,“難道都被胡人殺了?”

“差不多吧。”謝明說道,“即使他們沒有被胡人殺掉,也因為叛亂被我們的大軍屠殺了。現在,這裏除了胡人,漢人已經很少很少了。”

“這幾十年來,歸屬羌人和邊郡漢人不堪貪官汙吏的盤剝欺壓,紛紛聚眾叛亂,尤以北地和安定兩郡最為嚴重。”李瑋說道,“最厲害的一次是先零羌人的首領滇零在北地郡靈州發起的叛亂,黃河兩岸的漢人幾乎全部參加了。平叛大軍一敗再敗,安定、北地和上郡三郡全部被占。”

“過了幾年,滇零病死了。漢人杜季貢協助滇零幼子零昌,堅守在靈州東南的丁奚城、富平、上河一帶達十年之久。”

“後來,朝廷派遣十余萬大軍,還調集了匈奴萬余名騎兵,開始攻擊叛軍。叛軍大帥狼莫率眾迎敵,激戰數月。到了那年冬天,叛軍大帥狼莫戰死,幾萬叛軍士兵被屠殺一凈,叛亂才得以徹底平定。但是,朝廷為此打了十年仗,付出了二百四十億錢的軍資。國庫之空竭,可想而知。”

“西涼連綿不絕的叛亂對大漢國的打擊是致命的。”謝明嘆道,“貪官汙吏禍國殃民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我大漢國有這樣腐敗的朝廷和官僚,國家怎能不敗,王朝怎能不亡?”李瑋激動地說道,“大人放眼看看這江山社稷,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哪有挽救的可能?大人如今……”

“仲淵……”李弘急忙阻止道,“如今胡族入侵,大敵壓境,形勢危急,你還說這種喪氣話?”

謝明看到李弘臉色不善,趕忙伸手拉拉李瑋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亂說話了。

“仲淵,斂之,長風,你們看看,我要是在這裏擺下一萬人馬,能否擋住鮮卑人的十二萬大軍?”李弘指著四周的山野,問道。

謝明搖搖頭,說道:“絕無可能。”

“一萬人馬,或許可以堅持半天。”宋文謹慎地說道,“大人如果打算在薄落谷伏擊鮮卑人,這個阻擊地點非常不理想。凡亭山距離薄落谷只有六十裏,太近了,一旦鮮卑人的後續大軍突破我們的阻擊,很快就可以趕到薄落谷。到時候,我們反而會被鮮卑人包圍。”

李瑋也搖頭道,“大人撤過六盤山,伺機伏擊敵人的想法最好得到朝廷的同意之後,才開始著手安排。”

“現在,董卓將軍的部隊正在悄悄趕往靈州,只要他切斷了鮮卑人的退路,鮮卑人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如果他們不想遭到重大損失,肯定會及早退兵。所以,在目前的形勢下,我看還是遵從朝廷的旨意,死守高平、朝那為好。”

“死守高平、朝那,雖然損失大一點,但穩妥,大人也無須違抗朝廷的旨意,非要誘敵南下伺擊殲敵了。”宋文說道。

“這個誘敵之計非常冒險,一旦出現失誤,讓鮮卑人越過了六盤山,打進關中,大人可就是死罪。”謝明小聲提醒道。

李弘看了他們一眼,冷冷一笑,沒有做聲。

“大人執意要按自己的想法辦嗎?”李瑋大著膽子問道。

“鮮於輔大人的一萬兩千步兵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他們即使日夜趕路,到這裏也還需要兩天。”李弘說道,“目前在高平、朝那一帶,我們只有麴義的兩萬四千騎兵和閻柔的一萬八千步兵。算起來,我們只有四萬兩千人,卻要對付十二萬鮮卑人。”

李弘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們沒有足夠的糧草,沒有充足的武器,等到三天後,我們的士兵不但沒有吃的,連箭敢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竟然讓我們死守到董卓的大軍打下靈州,是不是有點拿人命當兒戲?難道將士的性命都是草芥嗎?”

“你們知道董卓什麽時候會打下靈州?你們知道鮮卑人在靈州城留了多少人馬?”李弘有點生氣地問道,“你們知道一個士兵帶幾天的口糧?你們知道一個士兵帶幾壺長箭?”

李瑋三人臉顯慚色,有點不知所措。

“如果都按朝廷的旨意辦,我李弘的這十萬大軍能有一萬人幸存下來,就已經老天開眼了。”李弘平靜了一下情緒,緩緩說道,“鮮卑人已經打到清水河了,我的騎兵軍早就出塞了,但大軍的糧草輜重至今還沒有走進安定郡,我難道讓自己的士兵餓著肚子,赤手空拳去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