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5章.風雲突變 第53節(第2/3頁)

“好。”何進高興地拍手說道,“伯求,你這個想法太好了。如果內有北軍,外有李弘的邊軍,何愁大事不成。”

“不。”何颙搖手道,“大將軍,我們不需要和李弘結盟,更不需要李弘的承諾,我們只要他忠於大漢國,忠於任何一個皇帝就行了。他是一個蠻子,血腥殘暴之徒,將來遲早都要把他殺了,免得禍害國家。”

天子悶悶不樂地坐著,一言不發。

“陛下為什麽要答應大將軍的推薦?”蹇碩小聲問道,“河南尹何苗領軍平叛,那河南府的兩萬郡國兵不就歸了何苗?”

“不答應怎麽辦?”劉虞說道,“兩萬郡國兵獨力平叛肯定不夠,無論如何都要北軍的支持。何苗是河南府尹,在他管轄的郡縣出了叛亂,當然由他領軍平叛了。而且何苗領軍出戰,他哥哥何進自會大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哪個敢出頭?除非是不想活了。”

“但是,何苗如果平定了叛亂立了大功,陛下就要論功行賞,那大將軍的勢力豈不更加龐大?”

“正是。”劉虞嘆了一口氣,點頭道,“正是這樣。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在這個節骨眼上,逆賊突然叛亂,而且還是在洛陽附近叛亂,實在令人措手不及,措手不及。我們除了依靠大將軍的北軍鎮守虎牢,確保洛陽無憂以外,沒有任何辦法。這是天意啊。”

“砰……”天子重重地拍了一下案幾,咬牙說道:“朕看這不是天意,這是陰謀。”

“陛下……”劉虞急忙躬身說道,“陛下,這怎麽可能。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陛下多慮了。”

“朕要在西園建軍,朕要有自己的軍隊。”天子大聲叫道,“朕想幹什麽就要幹什麽。”

“陛下……”劉虞大驚,跪倒地上連連磕首道,“陛下,如今滎陽賊反叛,聲勢浩大,已經嚴重威脅了京畿和洛陽的安全,現在,只有平叛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啊。陛下,請三思啊!”

“朕不管。”天子猛地站起來,憤怒地喊道,“朕不管了。”

“陛下,西涼叛軍死灰復燃,鮮卑胡人侵擾邊境,黃巾蟻賊也有可能再度禍亂州郡,此時,的確不是建軍的最佳時機啊。陛下,請三思。”

“你說,朕要等到什麽時候?”

“西涼平定,胡人被趕出邊境,黃巾賊灰飛煙滅,陛下就可以考慮此事了。”劉虞冷靜地說道,“當務之急,是速速平定滎陽賊,以免貽誤了春耕的時間。”

天子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怒氣,冷聲說道:“那冀州的事呢?”

“李中郎的奏疏已經暗示了陛下,這個事,我看就到王芬為止吧。”劉虞說道,“如果沒有滎陽賊叛亂的事,我們還可以查一查,但現在既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了,我們要處理的大事太多。相比較而言,這個事根本不值一提。”

天子惱怒地瞪了一眼劉虞,揮手說道:“那合肥王呢?合肥王的事怎麽處理?”

“李中郎應該派人去查了。”劉虞不假思索地說道,“也許是許攸故意誣陷,也許是……”

“他一定參予了其事。”天子語氣森嚴地說道,“你告訴李弘,派人把他殺了。”

劉虞自己也是王族出身,聽了這話,心裏不禁一寒。他本來還想替合肥王講講話,但天子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牽扯到江山社稷,親兄弟都沒有情面可講,更不要說親戚了。劉虞暗暗嘆了一口氣,問道:“陛下,罪名是什麽?”

“謀反,就說他謀反。”

接下來的幾天裏,趙忠和張讓等人連續上書,要求天子一查到底,中常侍宋典甚至要求親自到冀州督辦。

侍中楊彪對天子說,宋侯爺在胡扯。現在河南府正在打仗,要去冀州只有從河內郡繞路,等侯爺趕到冀州,估計都是三月了,冀州的事早就結束了。還是讓李中郎全力查辦吧,以便早日穩定冀州。他建議天子立即重新派一個刺史到冀州去上任,以減輕李弘的壓力。司空許相和司徒崔烈隨即為這個新刺史人選爭了起來,雙方各不相讓,很長時間沒有結果。

彈劾李弘的奏疏越來越多,都是說他巡查不力,沒有及時發現王芬的陰謀,差一點讓陛下深陷危機。還說他故意隱藏和包庇叛逆,縱容部下擄掠冀州府郡,等等,連篇累牘,不厭其煩。天子無奈,只好下旨把李弘責罵了一通。

太尉張溫這幾天卻在不停地催促天子讓李弘回西涼。

天子很奇怪,說冀州的事李弘還沒有處理完,這麽著急讓他回西涼幹什麽?

中常侍張讓解釋說,西涼的叛軍要是再度殺回漢陽,而鮮卑人如果同期又攻擊西涼,關西的漢軍力量就不夠,無法同時顧及兩個戰場,那麽,太尉張溫就要承擔責任。他在西涼待了一年多時間,花費了大量的錢財,竟然沒有平定叛軍,他不承擔這個責任誰承擔?如果他早早平定了西涼,今年西疆怎麽會出現這麽大的危機?李弘回到西涼,西涼叛軍懼怕他,肯定不敢擅自重燃戰火。如此一來,張溫的危機也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