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5章.風雲突變 第32節(第2/4頁)

漢代太學的興盛,和當時的人才選拔制度密切相關。入太學、考試通經、做官,是漢代學子的夢想。太學諸生考試通過之後就可以直接做官,不通過者還可以補考。太學生回到地方之後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機會。當時地方每年有一次舉薦人才到中央任職的機會,入選者又多出自太學。太學學子眾多,最後能做官的畢竟是少數。有的人少年入學,到白發蒼蒼時仍未求得一官半職,生活潦倒。為此,朝廷幾次給年屆六十以上的太學生統一授予官職,算是皇恩浩蕩了。

鴻都門學,坐落於太學之外。鴻都門之下,當今天子創建於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是中國古代第一座文學藝術學院。

辭賦是大漢帝國特有的文學體栽,辭賦的字句鋪排駢麗,讀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令人如癡如醉,回腸蕩氣。當今天子尤其喜歡做賦。

天子的老師議郎蔡邕告訴天子說,辭賦是小技,道德才是根本;辭賦的修辭技巧是末節,以文載道方為鵠的大道理。蔡邕的說教讓天子很反感,甚至無法理解。天子很欣賞自己的才華,但他的老師楊賜和蔡邕都不以為然,天子認為自己受到了輕視。他認為朝堂上的大儒士子們雖然嘴裏念叼著經學,看上去一個個道貌岸然的樣子,其實個個面目可憎,都是狗屁不通之輩。於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在天子的腦海裏冒了出來。他要開創學府,另起爐灶,以對抗經儒之學。

天子馬上找來侍中祭酒樂松和賈護,讓他們召集天下善寫辭賦以及能寫奇字、繆書、鳥魚蟲書等美術字的人,待制鴻都門下,建立了一座鴻都門學。和太學不同的是,這所新學府專門研討辭賦和書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文學藝術學院,而當今天子就是這所學院的院長。天子還特意命令鴻都門的學士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高懸於殿堂之上,表示這座學府學得也是儒家之術。

天子殫精竭慮,廢寢忘食,親自撰寫了一部長達五十章,以上古史為題材的鴻篇巨賦《羲篇篇》。他命令鴻都學府把《羲皇篇》作為學院的教材。這下子,天子真的開創了大漢國學術的先例了,大漢國的經學界一片嘩然,抨擊之聲一度達到了頂點。天子看到整個王朝都陷入了學術爭論之中,嘴都笑歪了。誰說朕不是天才?

鴻都門學的祭酒樂松和賈護本為文學侍臣,出身平民,以他們的名望絕對召不來名士級的人物。鴻都門剛剛開始時只有四五十人,很蕭條,但隨著張芝等一幫名士的加入,鴻都門突然間空前的發展起來。辭賦,書畫,音樂無一不是代表著大漢國的最高水平。其慕名而來的學士很快超過了一萬人,隱約有和太學分庭抗禮的勢頭。

學術和價值觀念的爭論不可避免的開始了。

說到這裏,我們不能不說說漢代的張芝和草書。在西漢時期,草書主要出於戍卒徒吏之手,是一種典型的民間書體,到西漢杜操及東漢崔瑗時有所發展。相傳崔瑗所作的《草書勢》在東漢中期問世,而至東漢晚期趙壹的《非草書》之時,漢代的草書已經大行於世了。隨著書法革新思潮的出現,草書迅速崛起,在整個士人階層形成狂熱持久的草書熱。以弘農人張芝和其弟張昶為代表的草書家,甚至不惜拋棄仕途,獻身草書藝術。這種人生價值的選擇也極大影響了東漢學子,他們紛紛絕棄仕途,獻身草書,這招致了來自儒學士子們的猛烈攻擊。

趙壹在《非草書》中說書法是經藝載道的工具,為王政之本,而草書“善既不達於政,而拙無損於治”,因而非聖人之業。趙壹寫《非草書》的目的,在於重申儒學的尊嚴,平息彌漫在東漢士人階層中的草書熱情,使他們重新建立起對儒學的信仰。趙壹的儒學正統立場,使他無法從書法審美的角度認識、理解草書。趙壹的守舊觀念沒有阻滯體現時代審美思潮的草書在東漢晚期的深入發展,草書熱在士人階層中不但沒有降溫,反而愈演愈烈,至熹平、光和年間(公元172到184年間),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

本朝的士子們對草書的接受與反對,使得士人階層劃分出了兩大立場鮮明的陣營。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立場問題,而是本朝士人兩種不同的人生價值選擇,兩種不同的文化藝術觀念,兩種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場。

學術的爭論才剛剛開始,天子立即又把這種鬥爭引到了政治上。

天子在鴻都門學府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這是儒家學子們所沒有想到的。天子久居於深宮,創建鴻都門學的成功讓他感到新鮮和滿足。於是,他重重地賞賜了這些幫助他的人,還給了他們以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