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4章.立馬橫槍 第18節(第2/3頁)

老邊驚呆了,他呆呆地望著屋頂,好長時間都沒有做聲。

“他們都死了嗎?”

“沒有,都被抓住了。”韓遂氣憤說道,“這兩個人一下子葬送了我們五萬人。”

邊章無奈地苦笑一下,說道:“沒死就好,沒死就好。文約,伯玉他們趕不回來了,那我們的圍殲計劃就作廢了。”

“是的,老邊,我就是來找你商量這個事。”韓遂稍稍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緩緩說道,“周慎的部隊已經在城外紮下大營了。”

“文約,那你現在打算怎麽辦?截斷他的糧道?”

“對,我打算截斷他們的糧道。”韓遂稍稍思索了一下,說道,“楊秋、成宜、粱興、馬玩的部隊現在都埋伏在城外的駝嶺上,如果漢軍打算切斷我們的糧道,我們正好可以打他們一個伏擊,趁機殲滅漢軍一部分人馬。然後我再讓楊秋他們封鎖葵園峽谷的兩端,徹底斷絕漢軍的糧草補給。”

“你選擇什麽時候占據葵園峽?” 邊章問道,“等周慎攻城的時候嗎?”

“漢軍一路追來,所帶糧草有限,以我的預測,不會超過十天。所以我打算讓周慎先攻上幾天,你看呢?”

“攻城?”邊章說道:“我們現在兵力少,士兵也沒有周慎的部隊精銳,一旦打起來,我們傷亡很大。最好能想個辦法,讓敵人以為我們缺糧,這樣他們為了避免損失,可能會只圍不攻。”

韓遂微微閉上眼睛,臉上掠過一絲笑意。

===

榆中城外,漢軍的大營連綿數裏。

中軍大帳內,一群將領圍在案幾周圍,看著鋪在案幾上的地圖,正在激烈地爭論著。

周慎大約五十多歲,身材高大瘦弱,一張不苟言笑的長臉,一雙猶疑不定的眼睛。額頭上的皺紋很深,好象一直在思考問題似的。他出身門閥貴族,自小從軍,曾在北疆雁門關擔任守將多年。

他望了一眼相貌堂堂的孫堅,語調平緩地說道:“孫大人,如果我們圍城的話,好象沒有必要再去切斷敵人的糧道了。”

“我同意將軍大人的意見。”華雄很慎重地說道,“我們已經抓了好幾個叛軍的信使,知道他們正在向金城催討糧食。這說明城中的確缺糧,我們得到的消息是真的。既然城中缺糧,我們圍城就可以了。城都被我們圍住了,還去截敵人的糧道幹什麽?”

華雄是金城郡人,二十多歲,身材健碩,皮膚稍黑,一雙大眼,眉毛象兩根小木炭似的又黑又粗。他武功好,為人老於世故,精明謹慎,在金城郡很有名氣。

華雄剛剛說完,麴義接著說道:“孫大人要求帶一萬人趕到駝嶺切斷敵人糧道,我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既然我們知道敵人缺糧,就應該集中兵力,全力攻城,消耗敵人的兵力,打擊敵人的士氣,以等待後援趕來圍殲。這個時候分散兵力去切斷敵人糧道,既耽擱時間,又貽誤戰機。”

麴義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北方漢子,身高體壯,氣宇軒昂,膚色紅潤,容貌俊秀。他是前朝尚書令鞠譚之後 因避難到涼州西平改姓為麴。他文武全才,尤以武功為高,其為人俠義剛直,悍勇好鬥。他在邊疆率部抗擊羌胡,屢立戰功,由金城郡的從兵曹從事一直做到西部都尉,是個驍勇善戰的武將。

“退一步說,即使我們不攻城,用四萬多人圍住榆中,難道敵人運來的糧草還能沖破重圍,飛進榆中城?孫大人一再要求獨自領軍一萬人趕到駝嶺切斷敵人糧道,是不是不相信我們西涼的部隊,你認為我們私下通敵?”

孫堅哈哈一笑,說道:“都尉大人言重了。榆中城缺糧,顯而易見。但榆中城有七萬叛軍,他們隨時可以突圍,尤其是在我們團團包圍城池,兵力分散的情況下。”

“我率兵駐紮在駝嶺,既可以切斷敵人糧道,也可以切斷敵人突圍逃竄的路線。一旦城內叛軍得知運糧線路被我們切斷,必定驚惶失措,冒險突圍。這時我在駝嶺阻擊他們,遲滯他們逃亡速度,諸位大人可以迅速率部趕來,將敵人包圍在駝嶺。諸位大人應該知道,在野外殲敵要比攻城殲敵輕松多了。”

麴義搖搖頭,說道:“孫大人,不攻城,敵人就會集中主力突圍,他們不可能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繼續堅守,這個事情你分析的很對。但是你考慮過沒有,這麽顯而易見的事,老邊和韓遂會想不到?駝鈴這麽重要的地方,他會視而不見?你能肯定他們沒有在駝嶺預先埋伏部隊,等著你自投羅網?他們在實力無損的情況下,一退千裏,放棄了整個漢陽郡,卻突然守在榆中這個小城裏,不過黃河,為什麽?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糧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