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3章.風起雲湧 第43節(上)(第2/2頁)

“我已經出京十數日,是專門來給你下旨的。冀州的事情,朝廷如何處理我自然不知了。不過兩位大人先後陣亡的事情,我在路途上已經聽說了。冀州蟻賊如此猖獗,難道諸位大人沒有一點辦法?不是聽說幽州的黑豹已經南下收復中山國了嗎?他的部隊呢?”傅燮問道。

“李大人已經率部奔襲邯鄲去了。”劉虞笑道,“五天前,就在我們腳下這塊地方,豹子以一萬五千人應戰黃巾軍十幾萬人,硬是打敗了蟻賊,擊斃了近十萬人,解了癭陶之圍。”

“哦?”傅燮驚喜地說道,“幽州鐵騎有這等厲害?如此說來,冀州已經解決了蟻賊猖獗的問題?”

長史陳隸趕忙答道:“沒有。如果解決了趙國和常山國的蟻賊,收復了兩州的全部城池,將蟻賊趕上了太行山,才可以這樣說。”

“快了。過幾天,豹子大概就要從邯鄲送來消息。剩下的,就是解決常山國的問題了。”劉虞笑道。

傅燮皺著眉頭說道:“張牛角不除,總是心腹大患。即使我們將蟻賊趕上了山,但春天一到,他們又要下山侵擾,很難徹底根除。”

“聽說張牛角在癭陶大戰中死了。”五官掾郭裕恭敬地回道。

傅燮詫異地看了他們一眼,問道:“怎麽我們沒有聽到這個消息?”

“未經證實。我們也是聽說,拿不準,所以沒有傳開。”劉虞趕忙解釋道,“對了,南容,你親自跑來下旨,朝廷有什麽急事嗎?”

“陛下要你回洛陽,接旨之後立即啟程。”傅燮笑著說道,“陛下降旨擢升伯安兄為尚書令。恭喜伯安兄了。”

尚書令,掌管皇上的奏章及出納,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秩俸一千石。尚書令和皇上幾乎天天在一起,算是皇上的心腹了,權利非常大。

長史陳隸等人,劉虞自己的下屬聽到劉虞高升了,趕忙過來祝賀。

劉虞自己也非常高興,他笑著對傅燮說道:“謝謝南容長途跋涉送來這等好消息。待會進城等我沐浴更衣接了旨,就給你接風,以洗路途勞頓之苦。”

傅燮大笑起來:“謝謝了。伯安兄已經是尚書令,可否答應下官一個請求。”

劉虞揮手道:“你說。”

“我要回西涼。我已經數次上書陛下,但均被陛下拒絕。希望伯安兄能幫我一把。”

“原來你千裏迢迢給我送聖旨,是有目的的。”劉虞恍然大悟道,“西涼情況不好嗎?”

“非常不好。車騎將軍張大人自去年入秋開始,率部與叛賊交戰。雖然早期雙方互有勝負,但後來卻被叛賊詐敗逐步誘入涼州腹地,至十一月,在金城附近遭到伏擊,大敗而回。部隊一直退到扶風郡方止。現在張大人在長安,每日一書,討要救兵,情況非常不好。”

劉虞吃了一驚,追問道:“朝廷可有應對之策?”

傅燮神色凝重地搖搖頭,“陛下也是愁眉不展,無計可施啊。現在叛賊四起,兵戰連連,不但國庫空虛,就是募兵也困難重重啊。”

劉虞心中的喜悅不翼而飛。

傅燮接著說道:“這天下的禍亂,無論是冀州的黃巾還是西涼的逆賊,哪一個不是被逼而反。被誰逼反的?朔本究源,都是那一幫禍國殃民的閹宦。如今朝堂之上,閹豎弄權,忠臣不進,這都是大漢國土上烽煙四起的根源。如果不是他們禍延四海,哪裏會有黃巾起事?哪裏會有西涼叛亂?其實外族入侵也好,黃巾叛亂也好,我們都可以擊敗他們,都可以戰無不克。但現在能擊敗敵人的忠臣能人還有幾個?為什麽叛逆之事屢戰不平,反而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都是這幫奸佞誤國啊。自古以來,奸邪與賢良不宜共處一堂,就和水火不可同器一樣。但陛下不聽忠諫,依舊委以他們重任,參予政事,造成禍亂日盛。陛下應該從善納諫,速速誅殺讒佞,重用忠臣賢士,重振我大漢雄威。”

劉虞呆呆地望著感慨激昂的傅燮,半天說不出話來。這個傅瘋子真是瘋子,什麽話他都敢說。劉虞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拍拍他的肩膀,小聲勸慰道:“如今天子重用奸閹,宦官們朋比為奸,擅權禍國,朝綱失常,吏治腐敗,我大漢日漸衰微,百姓苦啊。其實,天下事說難它難如亂麻,說易它也非常簡單。馬和鹿很容易分別,但如果硬要要指鹿為馬,禍亂自然就叢生。你就說現在的宗室、外戚、臣僚乃至宦官當中,他也是良莠不齊,都有忠奸善惡之分。如果要重振朝綱,簡明易行的辦法就是擇優除劣,不一定非要殺得血雨腥風嘛。關鍵還在於陛下。如果陛下納諫,則我大漢昌盛之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