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3章.風起雲湧 第28節(第3/4頁)

“你不要總是盯著士兵犯錯,要注意軍官們,可有克扣軍餉的,可有鞭打士兵的,可有仗勢欺人的,可有暗中搶劫的,可有違法亂紀的,象這些人抓一個殺一個,絕不姑息。”李弘嚴肅地說道。

“我做了幾十年的士兵,飽受其中之苦,怎麽會不注意這些事?說起來要感謝你,老都老了,還給個官幹幹,而且還是個刺奸,謝謝你呀。假如我死了,這個刺奸的職務你一定要給一個忠心可靠的人,否則亂了軍紀,勝仗就難打了。”

李弘慎重地點點頭。

鄭信打馬迎面趕來。

由於在九裏亭戰鬥中,褚飛燕的部隊突然出現,差一點導致風雲鐵騎全軍覆沒,這件事給他的刺激非常深。雖然李弘沒有懲罰他,其他的戰友也沒有那個站出來指責他,但他覺得自己過失太大,心情一直不好,總是躲著李弘。現在只要是他認為不正常的消息,他都不辭勞苦的親自去復核。

李弘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他了。鄭信比前一段時間瘦多了,人也黑了。李弘心痛地說道:“你是斥候屯軍候,不是斥候。你這樣亂跑,假如有什麽緊急軍情需要處理,怎麽辦?”

鄭信趕忙說道:“我知道,我會注意的。最近斥候屯都在北新城,事情多,人少,忙不過來。”

“博陵城有什麽消息?”李弘問道。

“黃巾軍突然棄城而逃。現在博陵城四門大開,除了城中的百姓,一個黃巾軍士兵都看不到。”鄭信笑道,“大概是聽到風雲鐵騎來了,黃巾軍嚇破了膽,一哄而逃了。”

“蠡吾方向呢?”李弘立即追問道。

“蠡吾現在由褚飛燕的部下樊籬駐守。”

“有多少人?”

“如果加上逃到蠡吾的黃巾軍,樊籬手上大概有一萬多人。”

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轉身對號角兵說道:“命令部隊休息,暫停前進。”

鮮於銀和玉石趕到中軍所在。李弘正坐在地上看地圖。

“伯玉,義從,博陵的敵人現在都逃到蠡吾去了。博陵城沒有黃巾軍,我們趕去幹什麽?直接去蠡吾,你們看怎麽樣?”李弘問道。

鮮於銀和玉石互相看了一眼,沒有回答,低頭望向地圖。

“我們沒有攻城的力量。”鮮於銀說道,“補給我們帶的也不多,需要冀州方面的補充。現在趕去蠡吾,是不是太倉促?”

“如果我們不攻城,趕去幹什麽?蠡吾距離博陵有一百裏,冀州方面送來的補給必須要走更多的路才能到達蠡吾。如果他們在路上耽擱幾天,我們在蠡吾就很被動了。”玉石大聲說道。

“郭大人的意思是在這個冬天徹底解決黃巾軍,所以我估計攻打黃巾軍的戰鬥很快就要打響。我們現在快速追上去,死死咬住他們,可以保證對中山國的黃巾軍形成威懾,逼迫他們無法增兵常山和趙國。如果我們做出一萬大軍的假象,更有可能逼迫他們放棄蠡吾,退回奴盧城。”

李弘指著地圖上的奴盧城說道:“你們看,奴盧城在浣水以南,蠡吾和距離它一百多裏的安熹都在涴水以北。這三座城池都在浣水兩岸,如果我們一直壓上去,可以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壓力。”

鮮於銀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用手比劃著說道:“蠡吾的敵人如果要撤退,只能撤往安熹。假如我們在安熹和蠡吾之間設兵伏擊,也許能消滅他們。奴盧城距離這兩座城池很遠,不可能出兵支援。”

玉石立即反駁道:“黃巾軍給我們騎兵伏擊怕了,一定不會給我們機會。我看他們從蠡吾渡河而逃的可能性更大。”

鄭信指著蠡吾說道:“從蠡吾渡河只能用船只,這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如果我們飛速趕到蠡吾,敵人只有撤退安熹這條路。雖然我們有伏擊他們的機會,但我們兵力不夠,糧草不夠,恐怕抓不住這個機會。”

鮮於銀點點頭,“守言說的不錯。我們佯攻蠡吾需要一定數量的部隊,伏擊他們更需要有足夠的人馬。看樣子我們只能到蠡吾嚇嚇他們了。”

“守言,冀州的糧草,是河間國的先到,還是安平國的先到?”李弘問道。

“說不準。”鄭信苦笑道:“這裏到處都是黃巾軍的人,聯絡非常不方便。說實話,我懷疑他們按時趕到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能肯定冀州的補給明天到,我們就不能到蠡吾去。”田重嚴肅地說道:“如果因為補給的事,部隊遭遇不測,士兵受到損失,那就是我的責任。”

李弘笑道:“如果我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田重瞪大了眼睛望著他,顯得非常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