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3章.風起雲湧 第24節(第3/4頁)

褚飛燕望了一樣張牛角,不敢作聲,低下了頭。

“我就這麽無能嗎?我就守不到半夜嗎?張白騎全軍覆沒,並不影響我們的計策,你為什麽還要這麽著急趕來,以至於功虧一簣?”

“你看看戰場上,幾萬人就這樣白白死了,你為什麽要這麽做?”

張牛角激動地揮舞著雙手,怒不可遏。左彥趕忙上前拉住張牛角,小聲勸了兩句。

左彥下午已經知道了張牛角的計策。雖然他不同意張牛角如此行險用計,但他還是很佩服張牛角的用兵。

張牛角想消滅李弘,於是自己設下圈套,故意把大軍分成兩撥撤退,誘使李弘上當來攻。暗地裏他偷偷征調褚飛燕部秘密趕到撤退路線上埋伏,也就在這九裏河附近。這是撤退路線中途,前後都可以兼顧。

李弘攻擊任何一部,只要被纏住兩三個時辰,另外兩路都可以及時趕到,包圍他的騎兵再加以圍殲。他們也考慮到了張白騎可能抵擋不住鐵騎的打擊,迅速被擊潰。所以他們還留了一手。

當李弘轉而全力攻打張牛角,根本不防備自己的背後時,褚飛燕率軍半夜悄悄趕到。此時無論雙方是在交戰,還是李弘的騎兵圍著張牛角,李弘都要遭到致命的一擊。即使李弘不死,他的騎兵也會所剩無幾。

這本來是一個沒有漏洞的奇計,卻因為褚飛燕不顧命令,心懸大帥安危,飛速趕來,結果形跡暴露,在黑夜即將來臨的時候,驚走了李弘。功虧一簣。

張牛角心痛。張白騎的兩萬人,自己這邊一萬五六千人,都因為褚飛燕的提前行動,白死了。如果褚飛燕不是他一手帶大的,他真懷疑褚飛燕是不是故意的。

他的部隊和褚飛燕的部隊,楊鳳的部隊都是黃巾軍的主力,他的部隊人數最多,大約十二萬人。現在他的部隊除了守常山國的王當手上還有三萬人,就剩下孫親的一萬人,自己手上的一萬多人,其余全部葬送在涿郡。他的部隊如今只有五萬多人,實力大減。在黃巾軍中,他現在說話的份量要大打折扣。沒有實力,誰會聽你的話。

他帶了十五萬人攻打幽州,現在只剩下三萬人左右,其余將近十二萬人全部戰死。左校部三萬人,黃龍部三萬人,自己部下六萬多人全都戰死,慘敗啊,基本上也就是全軍覆沒。現在自己手上還有兩萬多人,黃龍舊部方飚一萬人,這就是北征軍的全部了。

如果撤走之前,能夠消滅掉李弘的豹子軍,也算是報了仇,給自己挽回了一點顏面,並且基本上摧毀了幽州的軍隊,這對明年攻打幽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處。

然而,一切都成了泡影。他的計策徹底失敗,不但沒有消滅掉豹子軍,反而遭到了更大的損失,部隊不但打光,顏面丟盡,而且自己在黃巾軍的首領地位也隨著這次北征的失敗而變得岌岌可危。現在就算其他黃巾軍首領不提這事,他也自覺無臉繼續坐在這個位子上。

褚飛燕再次跪倒在地。

張牛角慢慢地平靜下來。

山崗上,河谷裏,河堤上,黃巾軍士兵點燃了幾百堆篝火,一則為了照明,二則為了取暖。士兵們在經過了最初的喜悅之後,開始打掃戰場,掩埋戰友的遺骸。

“燕子,你說說,為什麽?”張牛角輕輕問道。

褚飛燕心情沉重,無話可說。他能說什麽?在路上他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李弘跑了,士兵們白死了,大帥陷入困境,黃巾軍也會因為大帥的問題而陷入困境。但他心裏卻有一個非常頑固的念頭,他要救出大帥。

李弘的厲害不是誰能預測到的,所有輕視他的人現在全部都死了,都敗了。大帥制定的計策之所以冒險,就是因為他是以自己的想法來揣測李弘,也就是說,他在心底裏還是認為李弘不是一個夠強的對手。輕視對手往往死得都很慘,所以褚飛燕非常擔心。

如果李弘殺了大帥,那怎麽辦?自己將如何面對黃巾軍幾十萬將士,將如何面對張牛角的在天之靈。那個時候,即使突襲成功,殺了李弘,又有什麽意義?黃巾軍立即就會分崩離析,就象去年張角突然死去一樣,歷史將再一次重演,命運將再一次戲弄黃巾軍。

所以他聽完張白騎的話,二話不說,立即帶領部隊飛速趕往九裏河。就是死,也要救出張牛角,因為在他的心裏,張牛角就是他的第二個父親。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出乎意料。你想得再多,做得再多,往往最後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為什麽?”張牛角看他一直跪在那裏,一句話也不說,象個白癡一樣,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吼。